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宣布“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前后历时8个月零6天,成为文创界新晋顶流。为此,国博特别为第100万位购买者定制纪念款冰箱贴及收藏证书。
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图源:小红书网友@种葱散人 据了解,这款爆品分为46元木质款和78元金属款,线上价格更高。每天限量发售,常在开售后秒空,更带动凤冠IP系列销售额破亿,彰显消费者为“美”买单的狂热。如今,从文创到艺术品,精品正在跨越边界,深受市场追捧——既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又有情感价值的连结,更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
来源:时间特稿 文创走红始于颜值,但终究归于文化。凤冠冰箱贴的设计源自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这件首批禁出境文物,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百余颗,珍珠四千余颗,尽显繁复之美。国博文创团队提炼文物元素,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更开创性加入AR功能,让消费者能通过手机细赏凤冠每一处璀璨,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其实博物馆文创早已“出圈”,屡屡带动非遗相关销售爆发式增长。自带夜光效果的天宫藻井冰箱贴、玲珑剔透的“小粉炉”冰箱贴、宛如芙蓉出水的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冰箱贴等,让网友的冰箱变成微型文博馆。这些精品文创能脱颖而出,源于文物原型本身的美学、历史等多重价值,展柜前常年人头攒动。文创转化的设计和做工也较好还原了文物的风貌和气质,并与当代风潮、新世代审美相结合,引得消费者眼前一亮,慷慨解囊。“只有更好地挖掘文化,设计灵感才可持续。”对于文创开发,苏州博物馆文创部主任蒋菡表示,持续创新的根本在于文化深耕。
来源:时间特稿 当文创承载城市记忆,便能直击心灵。紧扣地域主题的文创,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的亲近,有诚意有情怀,情绪价值拉满。
“苏州文创的流麻冰箱贴绝了!”最近在苏州流行的“流麻”系列文创,将江南园林的光影之美凝于方寸,“硬控”不少年轻人。流麻是“谷圈”术语,全称流沙麻将,指将亚克力背板、流沙油和珠光粉组合在一起的厚挂件。苏州博物馆推出的“方寸苏博飘竹”开合铝箔冰箱贴,滑动“大门”可见白墙黛瓦,让江南浪漫美到心坎里。“文藤花开”系列复刻紫藤景观,流沙效果营造出梦幻色调,定格最美好的春意。这款流麻文创,苏州博物馆官方淘宝店标价49元,让美好触手可及。吸引消费者拍照分享后,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不乏新人专门“奔赴一座城”。
“浮生记”书店 扬州浮生记书店里,“月亮”主题的文创别具特色。看到顾客拿起画了月亮的冰箱贴来结账,店主杭树志总会说,“这个月亮的面积是算过的,恰好三分之二”——因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诗的浪漫在此刻具象化。“扬州的创作素材浩如烟海”,作为文创设计师,杭树志一直把扬州的园林、街巷当作寻宝地,“个园的竹子,大明寺的琼花,朱自清的签名……希望当人们拿起我设计的文创时,能感受到它的文化内涵和背后承载的扬州故事。”
让流量转化成消费订单,吸引年轻人到当地旅游、消费,精品文创正改写消费格局。“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近期,随着“现代玄学”和“情绪治愈”在年轻群体中兴起,水晶手链不断“升温”,盛产天然水晶的江苏连云港东海县迎来年轻客群。除了采购商,不乏外地游客专门坐高铁前来“淘晶”,在东海水晶城周边住下,多待几天再回去。大量拿着手机支架的年轻主播在摊位间穿梭,为直播间客户远程选货,走播代购。基于市场给予的动力,东海县拿出商城、酒店、会展中心等场地,搭上这趟“顺风车”。
因为水晶手链受众注重审美、追求“悦己”的特质,应用水晶原石的穿戴甲产业也在东海县勃然而兴。据了解,今年以来,消费者更偏爱设计精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手工“穿戴甲”。高端“穿戴甲”大多由美甲师甚至非遗工匠手工绘制。掐丝珐琅工艺绘制的《千里江山图》,剪纸技艺演绎的十二生肖,微画技法勾勒的皮影戏,珐琅、浮雕等传统手工技艺,让牡丹、龙凤、祥云等中国元素在方寸间翩然起舞……这些“微缩艺术品”,印证着高端文创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低价市场逐渐饱和,我们现在开始走高端市场。客户满足了基本的美甲需求之后,就会想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在连云港东海县大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轩的穿戴甲店里,一副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穿戴甲,价格高至28999元。李轩是一名90后,早前学艺术出身,他对穿戴甲的定义是“文化载体”。泥塑、掐丝、景泰蓝、浮雕、水墨字画……他不断向各路行业大师学习取经,“当技艺遇见文化,快消品也能成为传世精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