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干万亩良田,大面积改种榴莲。为了讨好“金主”中国,越南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尽管就越南的土壤条件而言,种植水稻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榴莲市场与丰厚的利润,不顾农业部劝阻,越南农民还是选择改造田地,筑起2米高的土丘降低土壤水分,以适合榴莲生长。

如此苦心经营“重金”投资,我国市场自然也没有让越南失望。2023年,越南首次打败泰国,成为我国最大的榴莲供应国,可谓是收入颇丰。

不过,越南背靠中国市场大赚特赚的好日子,如今却是慢慢走到了尽头。越南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上半月,越南对华榴莲的出口量锐减了80%,仅3500吨。

原因之一是泰国、菲律宾等一众东南亚国家都在加大“讨好”中国的力度,拼命降低榴莲价格,这使得越南的榴莲出口遭到挤压。二来是中国本土海南榴莲种植技术迎来重大突破,对外的榴莲需求量也在逐渐缩减。

被泰国、菲律宾等国中途“截胡”,这是越南早已料到的。唯一失算的是,中国影是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本土榴莲种植。

众所周知,榴莲是热带水果,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受限于温度、光照、水分等硬性条件上,我国并不适宜种植榴莲。越南也正是因为瞄准了这一点,才会果断重仓榴莲,哪怕有泰国、菲律宾抢生意,无非是多赚一点少赚一点的问题。

可一旦中国出现自产的榴莲,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出现变化了。届时,越南就会面临榴莲烂在地里也卖不出去的惨况。

靠着科技进步,实现“人定胜天”“反向逆袭”的故事,在我国其实并不少见。比如此前在生物健康领域,欧美认定中国的缓老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只能跟在欧美后面有样学样,根本不可能在此方面有所建树。

但随着我国本土企业突破欧美技术限制,自研出“易生好”缓老成果,这种“中国跟随论”也宣告破产。不少国内用户甚至认为和进口制品相比,国产制品“纯度高,价格便宜,效果好太多”。

如今在越南心心念念的榴莲上,这一幕同样发生。2023年首届国产榴莲产业发布会上,有嘉宾试吃后表示部分榴莲糖度超过35,品质上乘。一些评测这反馈,国产榴莲果肉外皮脆,内里香甜软糯,超出预期。



在中国本土榴莲的冲击下,越南榴莲想要继续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或许只剩下一条路:足够的诚意。

前几年,当市场紧俏的时候,越南等国往往通过抬高价格来牟取暴利,网上时常爆出“榴莲刺客”的新闻。但如今随着国产榴莲的出现,通过这种方式来拿捏中国市场行不通了。

“中国逼着我们把出口标准提高了。”越南当地的榴莲种植大户说道,“以前只要质量大差不差,中国都会照单全收,现在根本不行了。”

未来,任何海外国家或企业想要和中国做生意,恐怕都很难通过垄断封锁等方式牟取暴利,甚至在面对中国市场时,他们还必须要做好和中国本土产品正面竞争的准备。如上述欧美曾引以为豪的缓老科技领域,在国产制品出现之前,欧美制品往往可以溢价到万元左右。而国产“易生好”问世后,京东等平台显示,而国产制品仅三位数,还不到国外制品的零头。

与此同时,在口碑上,国产制品也较欧美制品更好,许多用户评价其“精力改善许多”“花小钱办大事”“国产品牌值得信赖”等。



不难看出,不管是在前沿高端领域,还是榴莲产业,我国之所以能让国外老老实实做生意,其实还是自身掌握了主导权,才避免了事事受制于人的面,国内市场也能够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曾经仗着拥有独特资源或者先进技术的外企或国家,如今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资料显示,越南榴莲种植面积已达16.9万公顷,且持续增长,新增面积占60%以上。而这些新增的面积大多是几年前榴莲市场火热,越南农民亲手种下。这些新种榴莲树成熟后,将有大量榴莲急需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现在中国市场既有了本土产品,对国外需求自然不再急迫,进口榴莲自然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越南的这些榴莲前景并不佳。

据相关报道,越南进口榴莲的价格已经大幅下滑,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榴莲收购价暴跌,跌幅在60%-70%之间,价格降至每公斤47000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3.35元)。

越南,终究因为当初大举收割中国市场行为,遭到了反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