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一辆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碰撞隔离水泥桩引发起火燃烧,导致三名年轻女大学生遇难,事故令人心痛。作为一个写科普近10年的老作者,写了无数篇电动汽车和电池的文章,我谈一个最基本的个人看法:在电动汽车电池无法做到不自燃、不燃爆之前,我个人是绝无任何可能买电动汽车的。
这起事故暴露了什么根本问题?
我觉得这起悲剧暴露的是电动汽车最致命的安全隐患:电池起火后可能很快燃烧,甚至"瞬间燃爆"。这是当前锂电池技术的固有特性——一旦热失控,就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
为什么说电动车起火比汽油车更危险?
关键区别在于逃生时间窗口!汽油车起火通常要经过漏油、蔓延、逐渐燃烧的过程,可能会给乘客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而电动车一旦电池起火,有可能在几秒内就会全面燃爆,温度迅速攀升至800-1000°C,几乎不给人任何反应机会。去年2月29日,苏州就有一辆电动车碰撞后,在空中就开始燃烧的极端案例。
电池热失控为何如此危险?
电池热失控是一种急剧且不可控的温度上升过程。一旦某个电池单体发生短路并开始发热,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更可怕的是,电池在高温下会自行释放氧气助燃,形成"自供氧"系统,导致火势极难扑灭。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和散热系统可以预防但无法阻止已经开始的热失控过程。
电动汽车会瞬间燃爆,汽油车就没有吗?
我看到过一起,2019年7月3日,河南永城一富家女醉后驾驶玛莎拉蒂高速追尾一辆正在等红灯的宝马7系,将其撞出数十米,导致宝马瞬间起火燃烧。而该女子继续驾车逃逸,后被判刑。近年来我未看到燃油车瞬间燃爆的例子,当然也有可能是报道较少,或者我没有注意到。
但不管怎样,我们看到到的电动汽车瞬间燃爆案例更多。
所以电动汽车电池本质上不是安全的?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存在的固有安全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瞬间燃爆问题。即使是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严重碰撞下也可能发生热失控。
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在安全问题上的本质区别,就是发生燃烧事故后能够逃命的几率不同。虽然都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但因为这点,现阶段我绝对不会买电动汽车。
那什么时候可以买呢?
真正的解决方案是等待固态电池技术成熟,等它做到本质上安全,不热失控,不燃爆,可能还需要5-10年的时间。
如果无法放弃电动车,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当前条件下有五点安全建议:
- 选择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 确认车辆有冗余逃生系统,包括断电时可用的机械应急装置
- 避免使用快充和第三方充电设备
- 定期检查电池健康状况
- 了解电动车专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电动车可能确实代表着未来趋势无可否认,但当前阶段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这次事故中三位年轻女性的悲剧提醒我们,技术革新不应以生命为代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