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彭州

当牡丹在丹景山的断崖石缝间次第绽放

彭州的春天便有了历史的重量


这朵花里,藏着商周彭祖炼丹的传说

后蜀孟昶“花州甲洛阳”的野心

陆游笔下“烛光夜宴”的风雅

以及世博会奖杯上的现代荣光

四千年光阴流转,牡丹早已不是花

它是彭州人刻在骨子里的文明密码

书写着一座城的永恒春意

01

天彭牡丹起源:千年风雅,始于丹景

彭州的牡丹史,是一部与华夏文明交织的传奇。


早在商周时期,彭祖便于丹景山下发现牡丹的药用与养生价值,将其制成“神丹”,赋予这朵花最初的灵性。


至唐代,牡丹从宫廷走入民间,彭州因佛教兴盛,寺院经济繁荣,丹景山永宁院的金头陀禅师广植牡丹,形成“牡丹院”,成为蜀中最早的牡丹观赏胜地。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盛赞:“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自此,“小西京”之名不胫而走。

02

高光时刻:盛世牡丹,书写华章

后蜀孟昶的“花州”宏愿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命彭州广植牡丹,以“甲洛阳”。宫中名品散落民间,彭州成为皇家牡丹的“备份基地”,诞生“花州”“花村”等地名。

南宋的黄金时代


到了宋朝,洛阳牡丹传入彭州,大大促进了天彭牡丹的发展,民间种花盛极一时。宋代文人雅士以牡丹入诗入画,天彭牡丹品种达50余种,陆游笔下“烛光夜宴”的盛景,正是彭州牡丹文化的巅峰写照。


当时,赏花、聚会、歌吹游乐已是相当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彭州牡丹也成为了成都文人士大夫和市民喜爱的观赏花卉和相互馈赠的佳品。

现代复兴与荣耀


明末清初,天彭牡丹由于战乱频繁而衰败。如今,天彭牡丹重获生机,开启了第二个繁荣黄金时代。


1985年彭州将牡丹定为市花,次年举办首届牡丹花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41届。1999年“金腰楼”和“彭州紫”在世博会获奖,奠定彭州与洛阳、菏泽并列的“中国三大牡丹基地”地位。


如今,彭州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牡丹种植和观赏中心,通过天彭牡丹,使成千上万人认识了彭州。天彭牡丹不可复制的山野牡丹特色,以千年积累的深厚牡丹文化,孕育出彭州牡丹名片,亦成为成都颇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03

品种之美:千姿百态,冠绝群芳

天彭牡丹以“野逸”著称,现有品种逾350种,涵盖单瓣、重瓣、台阁型等,其中珍稀品种尤为瞩目。


彭州紫属于天彭牡丹的典型代表品种,花型为皇冠台阁型,单花花瓣数千枚以上,花朵色彩艳丽,香味浓烈,深紫色,乃天彭牡丹佳品。


金腰楼乃彭州牡丹异品。陆游《天彭牡丹谱》载:“金腰楼,玉腰楼,皆粉红花而起楼子,黄白间之,如金玉色。”此花之出一说出自唐朝皇宫。后蜀中天彭牡丹繁盛,有人将此花引至彭州。


刘师哥为天彭牡丹古老品种之一,是濒临灭绝的“牡丹界大熊猫”,据彭州民间相传,李唐时,彭邑人刘师哥入山采樵,得之于深山,与它花嫁接变异而成新品。刘师哥与丹景山永宁院住持友善,遂赠之。其花后传至民间,民甚喜,故而以人名之。

04

赏花点位:丹景为冠,全域生辉

丹景山景区


作为天彭牡丹发源地,丹景山拥有12大牡丹园、300余万株花海。这儿的牡丹更是与别处不同,盛开于山野崖间,花时倒垂,极具野趣。每年清明前后,野趣花海与古寺、断崖相映,唐代“古唐胜迹”牌坊与李白诗句镌刻于此,历史感扑面而来。

龙兴寺


龙兴寺作为蜀中千年古刹,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更因牡丹文化的浸润,成为彭州“禅意赏花”的独特地标。这里以彭州原生牡丹为主,收集培育有近万株,五百余品种。其中百年株龄以上珍贵牡丹15株,最老的一株植于明万历1616年,已历409年风雨。

彭州园


2025年3月完成升级改造的彭州园,新增“牡丹苑”核心区,牡丹苑种植了六十多个品种的牡丹,除了本地牡丹外,更有从洛阳、菏泽引进的名贵品种,一共两千余株。打造仿古木制长廊、13个主题花圃,以铜板石步道串联。4月中下旬盛花期,市民可在此体验“公园式牡丹观赏”的便利与雅致。

白庙牡丹园


毗邻彭州三环路,占地300余亩,拥有百年牡丹树、珍稀“刘师哥”品种及金腰楼、祥云牡丹等特色花海。游客可穿汉服游园、品牡丹花茶,感受“一半公园一半城”的彭派生活。

05

牡丹美学:诗画交融,文化图腾

诗词风骨


杜甫因水患未能赏花,留下《天彭看牡丹阻水》的遗憾;陆游以《天彭牡丹谱》奠定其文化地位;张大千旅居海外时仍感叹:“天彭花是故乡花”。

丹青意境


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到唐代宫廷壁画,牡丹始终是艺术灵感的源泉。彭州寺庙的木雕、白瓷艺术中心的牡丹纹饰,延续千年审美基因。

生活雅趣


彭州人将牡丹融入日常:春季“牡丹宴”以花瓣入馔,非遗匠人制牡丹银花丝,民宿以“国色”为名……牡丹不仅是花,更是彭州的精神图腾。

06

牡丹倾城,彭州入画

从商周彭祖炼丹的传说,到陆游笔下的“蜀中第一”,从世博会的金奖到新改造的彭州园牡丹苑,一朵牡丹承载了彭州四千年的文明密码。


今日的彭州,以花为媒

将历史、生态与文旅交融

让“天彭牡丹甲天下”的传奇

在每一个春天续写新章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57期

文字:品鉴彭州 阳阳

图片:品鉴彭州 乔刚 张勇 刘海清 周述财 向君毅 李兰英 张鸿 王凤立

编辑:龙洋 责编:梁丹 编审:祁文静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