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组织开展主题祭扫活动,30余名民警与自发前来的辖区群众齐聚许允若墓前,共同缅怀这位同事、群众心中的好交警,以庄严仪式传承榜样精神,筑牢忠诚警魂。
在青松翠柏环绕的听松园墓区,许允若的徒弟、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00后”民警梁天将寄托着牵挂的花篮敬献至许允若墓碑前,全体民警脱帽默哀,表达对许允若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大家的目光深情定格在墓碑上那张严肃的面容——2024年11月5日,正在路面忙碌的交警许允若被一辆货车撞倒,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医救治,在与死神拉扯了71个日夜后,终究松开了手,于2025年1月14日不幸牺牲,享年55岁。
许允若的牺牲那天,是2025年春运首日。一辈子“在路上”的许允若,倒在了他最熟悉、最爱的那条路上,成为苏州吴中大地一座永恒的“路标”。
从“笨办法”到“巧功夫”,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改革创新
“站在新家桥头,我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师父倒下的地方,就是我们接续奋斗的起点。”清明来临,梁天愈加思念他的师父许允若。
许允若,生前系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一级警长。2022年,中队辖区调整,许允若从南区轮转到了北区。执勤点位新家桥,是许允若最牵挂的地方。这座百年石桥横亘在双向四车道的交会口,每逢早晚高峰便“红得发紫”,两侧交通信号灯附近,大量车辆排队通行。
曾经,许允若把自己“钉”在桥头,用眼盯、手记的“笨办法”,连续一个月记录车流量、访谈司机、绘制通行规律图,用汗水和脚步丈量出精确数据,提出了“周边信号灯联动调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让这里的交通恢复畅通。
“我们将许允若生前聚力攻坚交通堵点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成‘许允若工作法’,将他在新家桥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治理典范。”吴中交警大队大队长张迎庆说。
在全区,由许允若手绘的新家桥交通流量图谱,成为每一名交警的培训“教科书”。“我们对每名交警都要进行路口全要素观测、驾驶行为心理分析以及多场景信号灯推演等培训,并不断充实新的应用场景,让‘许允若工作法’成为全区交警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工作法宝。”张迎庆介绍。
如今,新家桥的岗位由梁天带队驻守,他在运用“许允若工作法”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流量热力图”和警用无人机的智能应用,全量汇聚、分析道路交通数据,进一步优化配时方案,让高峰时段的通行效率再次提升。“师父的‘老办法’,加上科技‘新手段’,真的很管用。”梁天将师父许允若留下的笔记本视若珍宝,不时拿出来翻看,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旁,又增添了新的笔迹。
随着“许允若工作法”的深化应用,这个从桥头诞生的“笨办法”在接力传承中不断演变为区域交通治理的“巧功夫”:清明期间,面对交通大流量,吴中交警大队建立了囊括气象变化、流量流向、事故违法等多维角度的交通态势评估模型,匹配不同情况下的分流线路和应急预案,让交通通行效率同比提高明显;在旅游景区,各中队会同辖区派出所,通过“所队融合”,在交通疏导、应急处突、便民服务等方面,为市民游客的出行,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枝叶关情中践行为民初心
同事们记得,在许允若的警车里,永远备着现金、联系卡和急救包。这个脸色黝黑、瘦削挺拔、“冷面孔热心肠”的老交警,总是将职责之外的丝丝善意化作安抚人心的人间烟火。
在城区交警中队辖区所在的长桥街道,“有事就找阿许”(阿许为许允若的昵称)早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共识。许允若牺牲后,中队成立了“阿许服务队”、设置“允若服务亭”,将许允若的为民情怀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机制。
“预约办证”微信群是许允若生前组建的,主要是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作息时间不固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错峰办证、上门办证等服务。民警冯晨露成为这个微信群的新群主,群员有问,她必有答,无论清晨,还是深夜;一直跟许允若搭班的辅警张永华学着许允若的样子,随身带着现金和联系卡,连续救助3名走失老人,并将他们送回家;中队还创新设立“违法教育暖心岗”,通过“学法教育”“送教上门”,让70多名交通违法者,主动变身成为安全宣传员。
今年3月初,许允若曾驻守过的苏南运河长桥被拆除重建,这是一条跨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通道,承担运河两岸居民的日常出行。由于备用桥面较为狭窄,交通保畅压力极大,城区交警中队成立“护桥保畅通服务队”,“荧光绿”“红马甲”“红袖章”携手同行,风雨无阻地为市民平安出行保驾护航;在许允若曾经挂钩服务的苏苑新村东区,因小区及周边道路狭窄、私家车增多,乱停车现象严重,中队主动作为,联合街道、城管、物业等部门,推出车位增设、错时勤务、联合整治等五项措施,受到了辖区群众好评。
“今年以来,我们在13个执勤中队全部成立了‘党员先锋服务队’,在车管窗口打造车驾管业务‘贴心服务暖人心’工作岗,以许允若为榜样,全力打造‘百姓有忧、交警快办’的服务品牌。”吴中交警大队教导员朱喆说。
从“引路标”到“指明灯”,在勇于担当中守护平安归途
在吴中交警大队的荣誉室里,一条磨得发亮的警用腰带摆放在最中间位置——那是许允若为了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剧痛,用粗麻线在腰带中间缝制了5厘米宽的支撑凸起,这个“特制腰带”陪他站了不知多少个早晚高峰,无论酷暑严寒、风吹雨打。32年的交警生涯,一万多天的早晚高峰,无论酷暑严寒风吹雨打,许允若几乎都在岗位上。每天10多个小时在路面上,平均要走2万多步,一年磨坏了几十双鞋。
“我们一起工作了十年,他总是那么坚强乐观,他跪在地上用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身体托举受伤司机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曾经的工作搭档、现为城南交警中队民警的王华斌红着眼眶说。
生是标杆,去亦是楷模。在今年的春运期间,王华斌带着年轻队员24小时轮值,因长久站立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交通执勤,“一个萝卜一个坑”,王华斌没有请病假,他像许允若那般,在执勤腰带上也缝制了一个“凸起”,抵住疼痛的腰身,支撑着他坚守到春运结束才休息。“经常有路过的司机摇下车窗向我们喊‘辛苦了’,那一刻,我仿佛看见阿许在人群中向我点头。”王华斌说。
推进实施基础力量建设、重点违法整治、风险隐患治理、路面勤务优化、安全意识提升五大行动,这是吴中交警大队年初以来开始工作攻坚;全区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亡人数同比去年下降13.9%、亡人数下降12.79%,这是他们交出的成绩单。
又到清明,英魂不灭、允若永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文/摄
(部分图片由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