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陌生的门前,手握电话却听到"我妈妈可能见不了你"。

45年前,一位女知青为生存将婴儿送人。现在儿子终于找到母亲,却面临被拒绝的痛苦。

然而,真相比想象更复杂——女知青这一生,也在为当年的选择付出代价。



01

"对不起,我妈妈状态很不好,可能暂时无法见您。"

听筒里传来年轻女性的声音,如同一盆冷水从头浇下。林杰握紧手机,强忍住呼之欲出的失望,试图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

"我理解,如果她不愿见我,那我就回去吧。"

放下电话,林杰抬头看着长沙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此刻,距离他发现自己并非亲生的事实已过去了四十多年。他早已习惯了这个身份,却始终无法抵挡心中那股想要寻根的渴望。

夏日的长沙,阳光晒得人睁不开眼。林杰坐在宾馆床边,回想起养父告诉他身世的那个雨夜。那时他八岁,养父说:"儿子,你不是我亲生的,是我们从一个叫周梅的知青那里抱来的。"

林杰并没有太多震惊,或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有预感。村里的孩子常常嘲笑他穿补丁衣服,叫他"没娘的孩子"。每当这时,养父总会安慰他:"别听他们胡说,你是我林家的儿子!"

养父明明家境贫寒,却总把最好的留给他。养母没有奶水,却托遍全村的产妇借奶喂他。那是一种全村的爱,林杰从小听着"你是喝百家奶长大的"这句话。

四十五年过去,养父母相继离世,林杰终于下定决心找寻生母。经过漫长准备,他联系上一档寻亲节目,录制了自己的故事。

如今,他已经在长沙待了三天,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疑似生母的电话,却被告知对方不愿相见。

林杰从包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村里老支书给他的,上面是几名青春洋溢的知青,其中一位就是周梅——他的生母,那时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

"妈,我真的只是想见你一面。"林杰喃喃自语,眼角泛起湿意。



02

1972年初春,刚满17岁的周梅随知青队伍来到湘西一个偏远山村。从省城长沙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村,仿佛跨越了两个时代。

周梅文静内向,常被分配做些轻体力活。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邻村一位外号"小四"的男青年。在那个物资匮乏、娱乐活动极少的年代,他们的相遇像是黑白电影里突然出现的一抹亮色。

没人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在1974年秋天,19岁的周梅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身形也渐渐发生变化。村里的妇女主任杨婶最先察觉到了异常,小心翼翼地询问才得知她怀孕了。

"孩子他爹是谁啊?"杨婶关切地问。

周梅只是低头流泪,始终不愿吐露一个字。

那是一个保守的年代,未婚生子无异于滔天罪行。周梅的处境可想而知——无法回家,也无力抚养孩子。就在她束手无策之际,杨婶出手相助。

"孩子,别怕,我来帮你。"

在杨婶的安排下,周梅躲在村边一间废弃的土屋里待产。1974年10月的一个雨夜,周梅生下了一个男婴。第二天,杨婶就将这个刚满一天的婴儿送到了林家。

林家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一直盼望有个儿子。当村支书将孩子送来时,林家夫妇欣喜若狂,给孩子取名林杰,寓意"今天接来的孩子"。

周梅在生下林杰之后就没再见过孩子一面。她只是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奶水一天天干涸,然后继续下地劳作,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两年后的1976年,21岁的周梅再次怀孕。这一次,她想过打掉孩子,但终究下不了手。在杨婶的再次帮助下,周梅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小雪",随后被送到了条件较好的徐家。

1977年,国家政策调整,知青开始返城。周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离开了这个承载着她太多痛苦记忆的地方,回到长沙,没向任何人告别,也再没有回来看过一眼。



03

2019年春天,45岁的林杰坐在当年的村支书家中,望着满头银发的老人,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关于生母的消息。

"老支书,我想知道更多关于我妈的事情。"

老支书叹了口气,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周梅那孩子啊,文静又懂事,谁能想到会遇上这种事。生下你的时候她才十九岁啊!"

"那我爸是谁?"林杰问道。

"这个谁也说不准。那时候她只说是认识的一个人,没说名字。后来那个人也没出现过。"老支书摇摇头,眼神里满是惋惜。

林杰从老支书那里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小雪。凭着这条线索,他联系上了小雪。

出乎意料的是,小雪对寻亲这件事情并不热衷,甚至带着明显的抵触情绪。

"哥,我知道你的心情,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如果真想找我们,早就来了。"小雪在电话里说,声音冷淡,"她既然不在乎我们,为何我们要去打扰她的生活?"

林杰试图解释:"妹妹,妈当年一定有难言之隐。她那么年轻,能有什么选择呢?"

"我只知道,她选择了抛弃我们。"小雪语气坚决,"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我的养父母才是我真正的父母。"

尽管妹妹不支持,林杰还是决定继续寻找。他联系了一档知名寻亲节目,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节目组派来了记者和摄像师,帮助他一步步追寻生母的踪迹。

林杰首先找到了当年的妇女主任杨婶。虽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但杨婶的记忆依然清晰:"周梅那孩子太可怜了,生下你时一直哭,舍不得啊,但她也没办法。"

通过杨婶的帮助,林杰联系上了当年与周梅一同下乡的几位知青。大多数人都表示与周梅早已失去联系,只有一位姓刘的女士提供了线索——周梅回城后,曾在一家国企食堂工作。

"奇怪的是,她好像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知青聚会从不参加。"刘女士说。

带着这条线索,林杰来到了长沙,开始了更加艰难的寻亲之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