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伟烽兄在龙岗大运天地小叙,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突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留在深圳呢?


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其实这个念头也是从去年开始突然出现在我的头脑里。之前我的想法是,哪怕老死也要留在深圳,这个想法持续了好多年。

来深圳的想法是大学毕业那年,因为是湖北的学校,距离深圳不算远。生于农村的我,又从来没去过什么地方,不但生活范围直径短,目光也短,所以懂得人事也晚。遇到好多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别人可能从小就知道怎么接人待物,怎么规划未来,而我的头脑里一点概念都没有。如果没有走出鲁西北的农村,我可能思想更加的简单。直到走出来,见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群,才慢慢拓展了视野,但就是这个过程,也比别人要晚很长时间。先天的不足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弥补,都不一定能补全。

大四的时候就想着去深圳,我还记得游窜在各个寝室,游说同学一起。到最后也只有我一个人背上铺盖卷,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不过后来,夏良、耀儒、小凯也相继过来了,大家一起在这边奋斗了几年。夏良去了上海,成家立业;耀儒去了北京,成家立业。我和小凯还在深圳,既无家也无业。


算到今在深圳已经第16个年头,快节奏的生活让时间也跟着快了很多,好像我低头看着书,一抬头就过了16年,可是书还没看完,头发却掉了不少。

也许性格原因,也许就是纯粹的命运如此,基本上没有沾到深圳什么便宜,比如各种补贴啦,各种优惠啦什么的,就连房地产的红利也因为自己没有眼光而错过。不过我并不会纠结于这些东西,大概是年龄越大,对待物质的东西看得越淡?还是说因为大脑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而对这些东西没有了当初那么在意?

物质固然是重要的,却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拥有很多金钱的确能带来不少快乐,解决种种事情,意识思想的事却不一定管用。朋友用百八十万炒股,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不少,可却不能实现持续和最终盈利,到头还是亏多赢少,成了金融消费者,你能说钱多就一定能赚么?炒股这种事情根本不是钱不钱的事儿,我倒觉得,股票交易反而是一种哲学行为。而不断亏钱无异于是享受受虐的过程。


好像扯远了,回到对于坚守深圳这个根深蒂固思想动摇的事上来。

去年我开始想,倒也不一定非得把自己困囿于深圳。自己既然没有从事固定的工作,那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自由身呀,又没有家庭和孩子的束缚,那么到不同地方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下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吗?

以前我总觉得深圳太好了,没有冬天的酷寒,也没有其他地方的排外,年轻人又多,城市又包容,机会也丰富,没有比这个地方更完美的地方了。我一定要在深圳挣好多钱,到时候把父母也接来。可是这种想法慢慢就弱了下去。


以前我逛广东的其他城市,比如肇庆、江门、韶关、梅州、清远,在2015年之前这些地方二轮电动车和摩托车特别多,相比深圳就很少。但是到了2018-2019年,我突然发现深圳的小电驴开始增长起来,到了2022-2023年,已经满大街都是了。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颓势更加明显起来,消费降级、技术停滞、经济下滑,谁也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


到底内心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如果这种生活在其他地方也有,又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什么一定要留在生活成本更高的深圳呢?


阳春三月,扬州不香么?杭州不美么?成都不巴适么?长沙不安逸么?我知道我这念头一产生,就像是种子发了芽,真的有可能会换来另一种不同的生活……


昨天从民治站下车,一路走回来,经过民治邮局对面东北饺子馆旁边的河南烩面馆的时候,看到有卖大包子,买了一个韭菜鸡蛋馅的,口感还真不错!今天中午又去买了两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