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派出高级官员强行登岛,白宫更是启动了对该岛的"成本收益分析"。这让格陵兰岛5万居民收到一个很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美国政府似乎要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场看似荒诞的"购岛闹剧"背后,暗藏着美国重构全球战略版图的野心,而中国的"冰上丝绸之路"计划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4月1日,《华盛顿邮报》披露了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白宫正在秘密估算"接管"格陵兰岛的经济成本。这距离特朗普在2019年首次提出购岛计划已过去六年,随着其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这个被戏称为"房地产外交"的疯狂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特朗普政府为什么对格陵兰岛“情有独钟”呢?一方面,格陵兰岛拥有150万吨稀土储量,以及175亿桶石油和4.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战略资源对美国摆脱中国稀土依赖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该岛地处北极咽喉,控制着未来可能贯通的"北方航道",其战略价值被智库评估为3万亿美元。正如特朗普在NBC采访中所言:"这是国家安全棋局的关键一步。"
为了实现目标,特朗普政府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一方面承诺提供远超丹麦的6亿美元年度补贴,甚至提出"价格可以再谈";另一方面,副总统万斯公然宣称"不排除使用武力",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视察美军基地的照片。这种强盗逻辑让格陵兰岛居民感到愤怒,当地流传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让美国滚开"标语,折射出民众的真实心声。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丹麦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每年为格陵兰岛提供占其GDP20%的补贴,却无法阻止该岛走向实质独立;另一方面,丹麦虽然是北约成员国,但在美国绝对实力面前,话语权显然不够,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试图挽回颜面,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对于美国垂涎格陵兰岛这个事,俄罗斯则延续了一贯的强硬态度。普京指出,美国对北极的觊觎由来已久,从1867年首次提出购岛到二战期间军事占领,其扩张野心从未改变。俄方强调,北极事务应遵循多边合作原则,反对任何国家将其变为"势力范围"。这种表态既是对美国的警告,也暗含拉拢中国共同开发北极的意图。
中国的立场同样坚定。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作为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始终秉持"尊重、合作、共赢"原则,反对任何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事实上,中国已深度参与北极事务:中远海运集团的货轮多次穿越北极航道,美国的单边行动,无疑是对中国北极战略的直接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北极霸权"计划看似气势汹汹,实则面临多重障碍。首先,85%的格陵兰岛居民反对加入美国,他们更倾向于脱离丹麦独立。其次,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国际法问题,使得资源开发充满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正在形成制衡力量。
对中国而言,应采取"多轨并进"策略:一方面,加强与俄罗斯在北极航道开发上的合作,提升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深化与北欧国家的经济联系,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增强软实力。此外,还需警惕美国借"国家安全"之名,在北极地区构建针对中国的军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