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对中国“动手”了。
4月2日,他签署行政令,宣布从5月2日起终止中国内地和香港寄往美国的小额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免税待遇,并扬言要将澳门也纳入审查范围。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特朗普“关税瘾”的又一次发作——上一次折腾美国邮政系统导致物流瘫痪的教训,他显然没记住。
今年2月初,特朗普刚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美国邮政局就跟着宣布暂停接收中国包裹,结果仅一天就狼狈撤回。
为啥?因为美国海关压根没能力处理每天涌入的数百万包裹!
复旦大学学者宋国友一针见血:特朗普低估了征税的技术难度,包裹量太大、人手不足,最后只能“紧急刹车”留时间补漏洞。
如今他卷土重来,可美国海关的系统升级了吗?答案恐怕还是“一团糟”。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对中国航运业的“制裁”早已自食恶果。
3月底他计划对中国船只征收百万美元停靠费,结果美国航运公司ACL直接哭诉:“我们90%的船都是中国造,这么搞公司立马倒闭!”
美国造船业更是被揭了老底——军方订单排满7年,连一艘商用船都造不出来。这种“杀敌不成自损八百”的操作,连美国企业都忍不了,直呼“伤不起”。
中国反制却稳扎稳打。2月美方加税当天,中方同步打出“五连击”:加征关税、管制关键矿产、起诉世贸、制裁美企,直击美国农业、芯片等命脉。
这次面对特朗普的小包裹新规,中国电商早有对策:Temu、Shein等平台早已布局美国仓库和本地供应链,用“曲线救国”绕开封锁。
特朗普的“制裁瘾”背后,暴露的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致命伤。
想靠打压中国重振制造业?连自家企业都用着中国船、买着中国货,这算盘打得全世界都听见了响。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和反制智慧,显然让特朗普的算盘一次次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