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3月28日刊发题为《美国空军为何选择波音公司来制造F-47战斗机?》的文章,作者是哈里森·卡斯。全文摘编如下:
对波音公司来说幸运的是,美国空军在此次F-47项目的选择中没有过多考虑“过往表现”,而是在合同中优先考虑“最佳综合价值”。
美国空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合同不久前授予了波音公司。如今,对美国空军这一决定的深入检视将正式展开。在谈到选择波音公司而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来实施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这一决定时,一位空军发言人说,波音公司的方案“对政府来说代表着最佳综合价值,并且最适合满足空军的各项要求”。
我们不妨深入研究一下这个决定,以便更好地理解“最佳综合价值”可能意味着什么。
波音品牌曾因其精湛的工艺以及将工程技术优先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而备受赞誉。但近几十年来,波音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批评人士认为,波音衰落的原因在于其价值观的转变。简言之,这家飞机制造商开始将利润置于安全、质量和性能之上。
波音公司向利润至上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遭遇的巨大难堪。两架波音737 MAX8飞机都因MCAS这一易出故障的软件而坠毁。在外界获悉波音公司早就知晓该软件存在缺陷,却在一开始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淡化其严重性后,这一丑闻进一步发酵。这一事件让公众极为不满,也让波音公司陷入了一场“自作自受”的危机之中。
MCAS故障导致的坠机事件绝非个例。美国《空天军杂志》报道称:“波音公司目前在为美国空军开展的KC-46加油机、T-7教练机以及‘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等项目上均遭遇困境,造成多年的延误,并带来约100亿美元的损失。”更不用说它在商业航空领域的困境了,这包括去年一起尤为丢脸的事件:一架飞机上的应急舱门在飞行途中脱落,导致飞机紧急迫降。
那么,波音公司是如何赢得“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合同的呢?这份合同的前期价值为200亿美元,而在项目开展期间,其价值可能会达到数千亿美元。对于一家在过去几十年里让商业和军事客户都极为失望的公司来说,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
《空天军杂志》报道说,显然,“过往表现在评选中所占权重并不高,在评分中占比不到10%”。这是有道理的。如果过往表现是评选标准中的重要因素,那么波音公司自身的业绩记录可能就会成为难以克服的障碍。最终,选择由空军评估团队中一位“匿名负责人”做出,然后空军高级采购主管达琳·科斯特洛予以批准。
除了“最佳综合价值”这一解释外,做出相关选择的具体标准尚不明确。《空天军杂志》猜测,有时,“一个‘最佳综合价值’的报价方可能报价较高却被选中,原因可能是评选当局认为其方案更现实,或者因为其技术性能更加优越、维护成本更低,或存在其他因素,从而添加了更多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作出“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合同归属决定的因素可能逐渐浮出水面。同时,可以预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会提出抗议,而美国政府问责局将有100天的时间来审查并判定“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合同的授予是否公平。鉴于涉及巨大的利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无疑会利用美国政府问责局的上诉程序来确定,波音公司是否确实提供了“最佳综合价值”。(编译/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