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
但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却总是不见长肉,个子也比同龄人矮一截。这种情况,很可能和脾虚有关。
脾虚的孩子通常有几个特点:胃口时好时坏,容易挑食;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口气重;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动不动就喊累,精神差。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家长就要留心了,脾虚不调理,耽误的是孩子的成长黄金期。
今天,邀请到董秀兰主任,来分享一碗健脾汤,这碗汤性质平和,专门针对脾虚、积食、体质弱的孩子。
大家可以作为干货小知识点赞收藏学习起来
董秀兰主任常用这碗健脾汤为基础方,帮助无数脾虚孩子改善体质。
这碗汤以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山楂、麦芽为核心组成。
- 太子参性平味甘,益气健脾而不燥热;
- 茯苓利水渗湿,帮助运化水谷精微;
- 白术健脾燥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 陈皮理气健脾,化解中焦气滞;
- 山楂消食化积,麦芽健脾开胃。
六药配伍,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符合孩子"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上周接诊的5岁男孩小宇就是典型案例:家长反映孩子食欲差,吃几口就喊饱,大便时常不成形,睡觉翻来覆去,身高比同龄人矮半头。
看诊时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证。
董秀兰主任以健脾汤为基础,加炒薏苡仁增强利湿之效,加砂仁温中化湿。
孩子连用两周后,食欲明显改善,大便成形,一个月后复诊,面色红润了许多。
这碗汤的妙处在于:可根据孩子具体症状灵活加减。
1、容易积食的孩子——+鸡内金、莱菔子;
2、有热象如口臭、舌红——+少量连翘、淡竹叶;
3、睡不安稳——+莲子心、钩藤;
4、出汗多——+浮小麦、糯稻根。
5、春季还可顺应生发之气——+少量生麦芽、谷芽,助长高之力。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孩子脾虚,光喝汤就行了吗?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温和的食疗方更适合孩子的娇嫩脾胃。
这碗健脾汤的妙处在于,它不仅是汤,更是药,通过日常饮食慢慢调理,不会给孩子身体带来负担。
脾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调理也需要耐心。春天抓住生机勃发的时机,帮孩子把脾胃养好,营养吸收跟上了,长高长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