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

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大街,东西向横跨西溪河。一座看似普通的石拱桥静卧于流水之上,斑驳的桥身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这座名为忠义桥的古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它是杭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不仅承载着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也见证了南宋以来杭州水乡的兴衰变迁。


忠义桥为单孔圆弧形石拱桥,桥长18米,净跨8.4米,桥宽3.5米。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筑法,用7块弧形条石组成一个拱形结构,拱脚处的券石与桥台临水的襟边以榫卯相连,展现出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

与西湖边的断桥、西泠桥等名桥相比,忠义桥少了些文人墨客的诗意渲染,却多了几分民间实用建筑的质朴气息。


关于桥名的由来,史料记载较少,但民间流传着几种说法。一说与南宋理学倡导的“忠义”思想有关,可能曾建有忠义祠以纪念抗金义士;另一说则认为桥名源于当地某位忠义之士的善举。尽管具体渊源已难考证,但“忠义”二字无疑寄托了古人对道德精神的崇尚。

明清时期,忠义桥历经多次修缮,但基本未改变原有结构。直至近代,随着杭州城市扩张,古桥一度面临被拆毁的风险。1992年,忠义桥被杭州市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浙江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忠义桥是杭州城区唯一一座带有南宋题记的石拱桥,也是杭州运河水系现存最早的古代石桥。它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见证了南宋以来杭州城的兴衰变迁,为研究南宋时期石拱桥的建筑风格以及杭州古代桥梁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如今的忠义桥,已不再是繁忙的交通要道,而是静静矗立在留下街道的居民区中,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形成鲜明对比。桥下流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偶有游人寻访,触摸桥身粗糙的石块,仿佛能感受到八百年的时光在指间流淌。

八百年风雨,忠义桥见证了杭州从南宋都城到现代都市的沧桑巨变。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以坚韧的姿态跨越时光长河,默默诉说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历史的厚重。它将继续在岁月长河中坚守,见证着杭州城未来的发展与变迁。(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