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国内体制内或许会逐渐不再招收留学生。这一推断主要源于 2025 年北京定向选调生的详细内容,上面明确表示不要留学生。不知这样的趋势会不会蔓延至其他公司和企业,但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很多人跑来问以后还要不要留学,留学还有没有价值。在此,我可以凭良心告诉你,留学的价值会越来越小。特别是那些出国留学混学历,去看似 QS 排名靠前实则很水的学校读本科或硕士。
我跟你说,国内的老板在招聘人才时,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你这学历是怎么来的,也清楚你为什么去读。我问过不少公司的 HR,他们认为在国外混学历的人,可能还比不上在国内老老实实参加高考、考研,然后读本科和硕士的人竞争力强。毕竟大家都明白,很多人去国外混个学历,就是为了逃避高考、考研和就业。你说,这样的人谁敢放心招呢?这种趋势近几年是愈演愈烈了,对吧?
我们都清楚,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出国读书呢?
一是你真能去那种超级牛的学校,像哈佛、剑桥、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等。因为这样的学校,大家都公认其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吧?你回国后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老板也会觉得,你确实是名校毕业,认可您的学习能力,这样就行。
二是你家底特别殷实,出国纯粹是为了体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等,回国后收获满满。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的。
但假如你既上不了名校,家里条件又一般,出国留学几乎把家里掏空。我跟你讲,还是老老实实留在国内读书、安心工作为好。还有人想着出国留学,看能不能在当地找份工作,实现移民。我不能说你在做梦,但目前而言,这种可能性很低。
以爱尔兰为例,现在这些大学毕业的国际留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几率在 10%以下,很难的。因为很多人没有当地工作经验,而且课程紧凑,没时间找本地实习,还有一点,中国人最吃亏的就是英语语言。所以说,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出国留学,什么样的情况不适合,大家自己心里得有杆秤,不然真的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