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普京一句话,特朗普差点功亏一篑!
最近,美俄关系发生巨变,大有“蜜月期”要终止的迹象。面对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急如焚的特朗普公开表示,川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川宝为何生气?都是资源给闹的。
自年初特朗普上台以来,便对乌矿产资源垂涎三尺。然而,讨价还价一个月,美乌关于矿产协议的谈判似乎又兜回了原点。3月28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对外透露,乌方已经收到美国提出的新矿产协议草案文本。那新文本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组建一个五人委员会,监督由乌克兰矿产资源开采利润注资的重建投资基金。该基金将负责分配从矿产、天然气和石油项目中产生的收益给美国和乌克兰。尽管乌克兰也有“收益”,但分配要听美国的。因为董事会中五个监督员名额中美国占了三个,而且连基金公司也是美国的,乌克兰只是列席旁听。
其次,与旧版协议相比,美国仍有权优先购买开采出的乌克兰资源,用以偿还乌克兰的债务,但是债务范围扩大到自2022年以来向乌方提供的所有资金,包括数十亿美元军事和财政援助,而且还得加上每年4%的利息。等还完钱后,乌方才能用剩下的钱重建。不过我估计剩不了多少。
最后,基金公司所有收入将立即兑换成外汇并运送到乌克兰境外。美国有权否决乌克兰向第三国出售资源的权力。在协议生效的第一年,乌克兰将被禁止向第三方提供任何条件优厚于美国的投资项目。也就是说,乌克兰资源赚的钱立马兑换成美元连夜快递到美国,乌克兰第一年只能跟美国合作。
一个月前,旧版的美乌矿产协议针对的还只是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开发,而新版协议却要把乌克兰给一口吞了,贪得无厌的美国是真不怕被噎死。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时隔不久,特朗普就要如此变本加厉?因为,随着对乌方援助的减少,就像普京所讲的那样,俄罗斯已经在战场上占据全面的战略主动,那么,陷入被动的乌克兰与美国谈判的筹码就更少了,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美国打劫。
特朗普的这种落井下石的行径,就连“娘家”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国媒体纷纷称这份协议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掠夺性条款”,将使乌克兰彻底丧失经济主权,而且这是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相比起英国,俄罗斯这边说得更直接。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泽连斯基批准美国与乌克兰之间的矿产资源交易方案,他将被“直接吊死在基辅独立广场上”;而如果乌方拒绝该方案,美国则会推翻基辅政权。总之“这是个死局”。杰夫同志在点名终局的同时,也给特朗普指了一条路,那就是普京之前所讲的。
大约一个礼拜前,普京在即将下水的核潜艇“阿尔汉格尔斯克”号上刚说了一句话,他说乌克兰现政权不具备合法性。提议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联合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伙伴国家,在乌克兰建立临时管理机构,推动民主选举,产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
以此观之,俄方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泽连斯基签了那就是丧权辱国,乌克兰人民应该让他赶紧下台。如果泽连斯基不签,那美国就让他卷铺盖走人。而美国这样做也是响应了俄罗斯的号召,所以对于美俄谈判来讲,这是一个新的前置条件。这个新条件,可以再说简单一点,乌克兰接下来至少需要一个“不反俄”的政权。
既然俄方信息已经“抄送”给美国,那按照西方做事的一贯风格,胡萝卜啃完了就得上大棒子了。因此,俄罗斯在这段时间做了三件事。这三件事皆由俄罗斯最高统帅普京本人直接发出。
第一,“阿尔汉格尔斯克”讲话,这一点我们之前讲过。大家仍需注意的是摩尔曼斯克港口的地理位置,军事意义,以及历史意义。“彼尔姆”号核潜艇属于俄第四代多用途核潜艇,未来将装备“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就是直接威慑欧洲。而欧洲此时正在马克龙的鼓动下,组建赴乌“远征军”,施压俄罗斯的同时,给俄罗斯谈判的特朗普递筹码。
第二,普京签署征兵令,俄罗斯将征兵16万,虽然普京说这是春季征兵的正常操作。但是普京还有一句话说得很直白。“做好打一百年战争”的准备。往前推进一百年,不就是美西方等帝国主义草草结束一战,想要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之际吗?苏联都解体三十多年了,美西方对俄国仍旧不放心。
第三,王外长受邀访问俄罗斯,直接和普京进行会谈。王外长此行关注度空前,因为当前的大环境是,美西方都在说“中俄关系倒退”。但在这次会谈中,双方仍强调要把中俄关系推向新台阶。而且王外长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专访时谈到中俄关系的三大特质:一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三是不结盟、不对抗。
想要理解王毅外长的话,就要看清楚当前的国际背景。王外长访俄之际,恰好是东部战区“进逼台岛”大规模军事演训之始。通过东部战区的演习计划以及官媒发布的一系列燃爆视频。“海峡雷霆-2025A”剑指“台独”。而中国武力收台的背后,向外界传达出的是,中国在西太掀桌子,拆掉美国的西太战略,只在顷刻之间。
中国的这种姿态,就是基于美国在“西太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军”的问题上不但没有诚意,还企图拿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讹诈中国。因此,俄罗斯在跟美国谈判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俄方该怎么谈就怎么谈,该提高要价就提高要价,千万不要低了,免得自己后悔。王外长这次访俄,以俄罗斯“老朋友”的身份,给普京送去的就是“定心丸”。
普京亲自主导的俄方这三大动作,说到底就是为了给俄军,给俄罗斯人民,树立俄罗斯必胜的信心。人人都知道俄罗斯人困马乏,可即便如此,俄罗斯在与美国的谈判中也不能一蹴而就。说到这,我想到了电视剧《亮剑》中的陈赓旅长和周参谋长的对话。
周说战争有铁的法则,机会对双方来说都是对等的。我们给敌人来了个百团大战,敌人反过手来就给我们来了个大扫荡,世界上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只有此消彼长、各领风骚。陈回答是啊,战争对一个民族的忍耐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和日本都在消耗中忍耐。我们耗得起,再打他个十年二十年,中国还是中国,亡不了。
对于俄罗斯而言,道理是一样的。俄罗斯只有放弃幻想勇敢斗争,才能让自己处于主动。其实,美西方就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因此,即便普京的话让特朗普十分生气,可那又如何,懂王不还是得说话留个余地?如今,中方传递的态度明确,俄罗斯要做的就是“穷追猛打”。特朗普当前是内忧外患,基于此,俄罗斯不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利益,更待何时?在特朗普冲着普京发火之际,就连乌克兰都没闲着。
乌官员直接提出对美乌新矿产协议十分不满,而泽连斯基一方面再次强调不会将美国军事支持视为债务;另一方面又主动出击攻击了俄罗斯能源设施。此前,特朗普作为“调停人”,曾促成俄乌双方约定互相不攻击对方的能源设施,但现在乌方直接打脸特朗普。尽管乌方指责是俄罗斯攻击在先,可无论如何,这一行为让特朗普这个“调停人”的颜面扫地。脸被打肿的懂王,只能扬言威胁要对俄、乌、伊三国征收二级关税。
从这些迹象不难看出,美俄之前在利雅得的谈判已彻底失败,除了黑海粮食协议,在俄乌问题的关键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迫于内斗之急的特朗普只能把目光看向了千里之外的中东。于是就有了特朗普计划在5月中旬访问沙特的消息。
特朗普访问沙特,一是要表达美国想让沙特当“监督国”的美意。二是要钱,也就是让沙特赶紧落实下此前承诺的那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特朗普让沙特当“监督国”就是为了拉拢沙特。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要保住自己的影响力,就不能得罪沙特。但拉拢沙特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以色列还在进攻加沙和黎巴嫩,所以,想要拉拢沙特美国需要付出更多。
由此大家就能看清了,美国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各方都在对其抬高要价的局面,而中国面临的则是包括欧盟、中东、俄罗斯乃至乌克兰,都要跟中国加强合作的局面。这一对比,中美博弈的结果可想而知。而最关键的是什么,请问中国主动出击了吗?并没有。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国策中上上策。其实,中国早已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