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59017
据重庆日报消息,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以农民工就业意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我市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精准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2025—2027年,全市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
在产业发展方面,实施就业容量拓展行动。我市将全面落实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推广“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服务,稳定现有岗位。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集群,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回升,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每年计划新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此外,针对用工需求大的行业,将开展专项供需对接活动。
在项目载体方面,实施就近岗位开发行动。我市将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挖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工潜力,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对新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给予最高50万元/个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同时,加大政府购买基层社会服务投入,拓展乡村公益性岗位,每年公益性岗位数量将保持在10万个以上。
解读:眼下的区域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人口的动态竞争。2024年末,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190.47万人,稳居全国城市首位。但相比2023年末的3191.43万人,则出现了0.96万人的负增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负增长——
2024年末,重庆出生人口19.10万人,死亡人口28.30万人,导致人口自然减少9.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
以此计算,过去一年,重庆有8.24万净流入人口。但在自然增长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还需要更大力度地留人引人,实现常住人口总量回正。
曾有专家指出,重庆被称为山城,不仅城区是山,广大县乡地区也是山,这种地形不仅会导致农业效益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他产业发展,当地农村地区的青壮年更偏向外出就业。
不过眼下,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转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农民工总量为794.5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其中,市内就业540.7万人,占比68%。按照重庆的规划,2025—2027年,全市每年要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
这一方面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而另一方面就是得保障居住问题。根据此次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排在首位的就是实施就业容量拓展行动,包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家政、养老、育幼、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每年新吸纳农民工就业15万人以上。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则提到,将农民工公共服务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服务目录,让其就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公租房的基本住房保障能力,围绕农民工住房需求,紧靠轨道交通站点和商业商务区、产业园区、校区、院区(医院),打造保障性租赁住房。
不只是促进每年30万农民工就近就业,就在上月初,重庆还印发了《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方案》,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其中,市外来渝6万人以上。
#动向
浙江计划未来三年新增仓储物流用地1万亩以上
4月2日,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公布了《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未来3年,浙江省计划新增仓储物流用地1万亩以上,破解用地保障难,鼓励物流业“上楼”,驱动物流项目“向空中要效益”,灵活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省GDP为90131亿元,如果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将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过900亿元。
山东出台意见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4月2日,山东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通过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山东将打造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策源地。到203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3.2%,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让“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全面塑成,“创新无忧”成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鲜明标识。
四川宣布引进演唱会最高奖500万元
4月1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四个方面推出21条措施。其中提到,引进在川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主办单位,省级财政根据累计售票总人数、售票收入及经济贡献,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引进在川举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的承办方,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补。
江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水运工程开工
3月30日,江西省港口集团袁河航道提升工程龙尾洲枢纽段主体土建工程开工,标志着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约137.6亿元,计划施工工期48个月。据悉,袁河航道提升工程是江西省有史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水运工程项目。袁河(荷湖馆—新余段)航道在《江西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1—2050年)》中规划为高等级航道,是江西省内河航道“两横一纵十支”格局中的一支。
#声音
国家发改委李春临:信用修复是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表示,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重点从统一规范、强化协同、加强监管三个方面落实好相关要求。
在加强监管方面,国家发改委注意到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谎称能够提前修复大肆敛财。李春临强调,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下一步,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信用修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修复环境。
#数读
一线城市约50%人口在租房
近日,由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自如研究院、新华网文化产业研究院共同参与调研编撰,中国建设报社支持的《2025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四大一线城市中租房人口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比接近50%。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租赁市场中,35岁以上的租客占比达到35%以上,较2021年显著增长了4.9个百分点,成为所有年龄层租客中占比提升最快的群体。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中,供应主体90%以上是个人出租。蓝皮书调研结果显示,个人业主手中的房源普遍存在“老旧”问题,超50%房源房龄超10年以上、超20%房龄已有20年以上。一方面是房源老化、居住体验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大批量房源从交易市场转入、高品质的机构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大量入市,长期空置、中介平台不规范、房子持续“出问题”、租金收益不及预期以及租客拖欠费用,成为最令城市业主困扰的出租痛点Top5。
#放榜
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经专家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能源、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和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力求取得实效,并于2025年底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同步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
通知还提到,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推动完善辖区内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将研究建立试点后评估机制,适时总结成效问题,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对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将移出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