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句话,让社会风气倒退至少二十年(网友评论),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2006年11月20日说起。

那一天,一个叫彭宇的26岁小伙子坐公交车上班,当他到站下车时,看到65岁的徐寿兰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彭宇出于好心,赶忙上前询问,徐寿兰由于疼痛难忍,顾不上回答彭宇,彭宇见状,也没有多想,就将徐寿兰扶起来。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不扶不要紧,一扶却令他陷入了一场大麻烦。我们接着说,在围观的热心群众帮助下,120赶来将徐寿兰拉往医院,不放心的彭宇也跟着去了。



到了意愿,因为暂时联系不上家属,彭宇忙前忙后为老太太挂号、垫付医药费,并在确认老太太彻底安全后才离去。

麻烦是在几天后找上门的,徐寿兰的儿子给彭宇打电话,连骂带说要求彭宇支付医药费13.6万元。

彭宇强忍着怒火和憋屈从徐寿兰的“骂说”中知道了原委:原来徐寿兰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是摔骨折了,徐寿兰的儿子认为彭宇是现场的唯一嫌疑人,应该负全责。

彭宇听完后,连忙解释了事情经过,并拒绝了徐寿兰儿子的要求。徐寿兰的儿子干脆利落告知:那就法庭上见。



很快,双方对簿公堂,案子的主审法官叫王浩。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彭宇坚称自己没有撞徐寿兰,徐寿兰责坚称是彭宇撞倒了自己。

法庭判决是要证据的,此案的难点就在于缺乏证据,事发路段偏僻,又无监控,当时录的口供笔录也遗失了,所以,此案判决难度很大。

王浩再三询问,彭宇一再坚持没有碰徐寿兰。令人没想到的是,王浩竟然语出惊人:“不是你碰的,你干嘛去扶她?”

这个案件因为极富话题性,所以一开始就是是社会热门案件,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一直关注此事。



王浩作为主审法官,一言一行本应该极为谨慎,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判决即可,他却说出这么一句话。

很快,这句话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的争辩炒作超越了案件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王浩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决:承担徐寿兰40%的医药费(4.5万元)。

彭宇不服,提出上诉,并补充了新的笔录证据。二审开庭之际,双方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中精疲力尽,最终双方在法庭的协调下进行了庭外和解。



结果就是,彭宇象征性赔偿1万元,徐寿兰一家人不再追究。案子虽然结束了,社会舆论却并没有停止“扰动”当事人,带给他们甚至社会的影响至今犹存。

彭宇如今已经结婚成家,过起了新日子,此案曾让他深陷舆论漩涡,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郁闷心境。幸运的是,他最终步入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徐寿兰一家人则被大众贴上了“反面典型”的标签,一家人受不了别人背后戳脊梁骨,为此多次搬家,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徐寿兰2010年去世的时候,骂声还没有消散,哎,真是一言难尽。

主审法官王浩,因为不当言论,名声受损。其实,他名声受损是小事,关键是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言论让社会风气倒退了至少二十年(网友评论)。一时间,很多人不敢做好事,生怕做了好事反被讹。



王浩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被调到了一个偏远的司法所,从主审法官到司法所,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会懂得。

可以说,彭宇案的结局,各方没有赢家,最关键的就是王浩说错了一句话:“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

这句雷语从法官嘴中说出,对社会道德,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可算是核弹级别,人人想见义勇为,却又不得不人人自危,一时间人人谈“扶”色变。

然而,想要修复这种破坏和信任,那可是要费时费力,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最后,我想说的是,社会上好人还是占多数,法律多数情况下也是公平公正的,我们路见不平,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