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初,刘帅和邓公取得了宛东战役的胜利,随后刘帅决定趁着汉水区域的敌军空虚之际,决定联合第六纵队、桐柏军区主力及陕南第十二旅等发起襄樊战役,由王宏坤负责统一指挥,随后各方经过统一筹备及安排,迅速发起襄樊战役。

我军在7月2日发起攻击,之后迅速肃清外城敌人,7月15日攻入城内,第二天全歼襄阳守军及俘获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及郭勋祺以下1.7万人,该场战役被称朱老总称之为“模范型战役。



在这之后,襄樊战役胜利的消息被上报给中央,随后给刘帅和邓公去电:“庆祝你们在襄樊战役中歼敌两万余人、解放襄阳、樊城、老河口等七座城市,并活捉蒋匪法西斯特务头子康泽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活捉康泽,更给全国青年受三青团特务迫害者以极大的兴奋……

之后,中央军委又指示:“将康泽送华北、并派可靠武装、加镣铐押送。

其实在这一年,解放战争局势,已经基本明了,有不少国军高级将军成为我军战俘,可为什么毛主席会对康泽格外重视,并要求排可靠武装,加脚链押送,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康泽和其他国军战俘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康泽,原名康代宾,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已经离世,后依靠父母做手工针织品勉强谋生,康泽和弟弟妹妹日常也会帮助母亲做一些事情,从而分担家庭的负担。

虽然家庭较为困难,但是康泽母亲还是送他去读书,希望能以此改变孩子的命运,康泽在进入私塾和小学读书后随后进入进入安岳县私立中学读书,很是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让任烨想不到,他居然成为了老蒋的手中一把利刃。

然而在这期间,他看到了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让他的内心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想法。

中学毕业后,康泽在进步教师李恒生、刘卓安和族人康纪鸿的帮助和接济下,远赴广州,并成功考入黄埔军校三期,随后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期间因为仰慕刺杀汪精卫(字兆铭)十分敬仰,入学后遂改名兆名,号康泽,之后以“康泽”闻世。



康泽十分擅长演讲,而且记忆力很强,在一些公众场合讲话的时候从来不需要演讲稿,而且语句精悍简练,很有汪精卫的派头。

在黄埔军校期间,学习勤奋刻苦,任劳任怨,从不贪图玩乐,放假的时候,也在教室研究读《三民主义》,钻研政治和军事理论,之后一天他在整理老蒋训话笔记的时候,引起了老蒋的注意,随后老蒋也记住了康泽,认为他是个好学生。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康泽被老蒋推荐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在这里他和贺衷寒、邓文仪、郑介民等人成为同学,而这些人多数也成为了国民党特务圈子的主力,在这些人的影响中,康泽也慢慢走向了歪路。

1927年10月,康泽从苏联回国,随后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侍从参谋,第二年的时候,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成为了将军,后改任总司令部江西“剿共”宣传大队大队长,在反共宣传中显示出“才华”,赢得老蒋特别信任。

九一八事变后,康泽奉命和贺衷寒、戴笠、桂永清、郑介民、邓文仪等13人筹组特务组织“复兴社”。



1932年3月,“复兴社”在南京励志社会议室正式成立,老蒋兼任社长,其骨干成员面对蒋介石举手宣誓:“余誓以至诚遵守本社社章,服从社长命令,保持本社秘密,如违誓言,愿受极刑。”一个月后,蒋介石为“复兴社”拟定了宣传口号:“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匪。

在老蒋成立复兴社后,康泽便是老蒋身边的大红人之一,期间康泽不仅当上宣传处处长兼《中国日报》社社长及“三青团”书记长,直至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委。对于老蒋对自己的提拔,康泽始终不敢忘记。

为了能报答老蒋恩情,康泽组建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自任总队长,该总队的原则是效忠国民党,对我党进行无情打击和镇压,由于别动队的卖力,立下了不少所谓的“功勋”让老蒋对其屡次褒奖,老蒋为此还下令:“为保证别动队员执行紧急任务的需要,一切车辆均应予以方便。



由于康泽深受老蒋信任,这让他以为自己是老蒋的“御林军”,所以经常到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导致国民党内部有不少人埋怨和忌恨,所以有人特意给他寄了一副对联:“屠兄屠弟手段何其残忍;丢母丢妻心术硬是毒辣。”横批是“屠夫世家”。

对联上联指责康泽父亲是屠夫早年的时候杀猪为生,而如今的康泽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以此指责康泽父子物以类聚,对联的下联则是指责康泽忘记抚育他长大的母亲和原配妻子,以此指责康泽狠心。

虽然遭到了指责,但是康泽以“为国忘家”的方式引起了老蒋的信任,不仅进入了国民党的核心层,而且还让自己达到了反动仕途的巅峰,然而该对联也是对康泽的赤裸裸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上下一片反独裁、反特务、要和平、要民主的呼声,这让老蒋不得不将康泽派到国外考察。

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后,康泽返回国内,期间老蒋本来想安排他到热河担任省主席,然而康泽不敢去,因为热河是全国第一个解放区,还有那里有我军的名将程子华,而且还是傅作义的驻防范围,康泽既不是程子华对手,同时还和傅作义有恩怨,所以他不愿去热河,最后,老蒋将他任命为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



康泽虽然是黄埔军校毕业,也读过兵书,但是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搞情报工作,根本没带过兵,而且所部官兵基本上四川人,于是他请来了川军名将郭勋祺担任他的副司令,随后他又向老蒋要援军,老蒋虽然答应给三个师,可由于各种原因,这支部队一直没能抵达。

1948年6月18日,华东野战军发开封战役,四天后拿下开放,之后又发起了豫东战役,这让康泽认为我军下一步会进攻襄樊。

为此,他整日愁眉苦脸,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候康泽的部下为了能让长官高兴,特意决定为他提前过生日,借此希望长官心情可以好起来,大战在前,康泽也不愿意过生日,然而部下多番邀请,康泽参加了部下为他举行的生日会。

然而,在生日宴上,忽然接到我军进攻老河口的消息,这让康泽瞬间心情全无,第一时间找到副司令郭勋祺对策,随后命令郭勋祺为前敌指挥,自己则留在后方寻找合适机会突围,期间为了守住襄阳,康泽下令化学炮连用美式迫击炮发射黄磷弹,烧毁城垣外的所有民房。



其实,我军在拿下开封那天,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联名发出一份请战电报:“为了分散敌人,积极配合北线作战,建议以南线兵团先取老河口,后出襄樊,

如敌南援,相机歼敌一部。

随后,刘帅、邓公、陈老总三人同意了该建议并认为襄樊这一战必须打,而且要选择一个好时机,同时还要活捉特务头子康泽,只有活捉了他才能算全胜,所以如何活捉康泽成为了一个难题。

随后,中原野战军命令王近山的第六纵队、桐柏军区主力和陕南第十二旅发起襄樊战役,王宏坤担任总指挥。

接到命令后,王近山当即下令侦查老河口火力,之后迅速发起了对老河口的攻击,很快襄樊外围的各大据点被我军清扫干净。



襄樊城为襄阳、樊城的总称,襄阳城北依汉水,与樊城仅一水之隔,城南及城西南均为山地,形成护卫襄阳城的天然屏障,城四周是又高又厚的城墙,城墙外有宽阔的水壕,城内外和城南、城西南山地有大批 永备工事,易守难攻。

负责进攻襄樊的是王近山,王近山在看到我军对南山区进攻接连受阻的情况,当即决定“撇山攻城,直捣西门”,避开敌人山头阵地火力,采取猛虎掏心战术,直接打击康泽的要害。

然而该建议遭到了刘金轩的反对,虽然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后这件事情被闹到总指挥王宏坤那里,随后王宏坤下场调解,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等气氛缓和下来后,王宏坤还是采用王近山的战术,随后要求部队相互配合,顾全大局,做好发起总攻准备。



由于襄樊局势紧张,白崇禧在7月9日给康泽去电,要求他坚守襄樊,自己已经命令整编第七师、第九师日夜兼程支援,要求他坚守到7月22日,随后驻扎在樊城的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撤到襄阳城,期间我发起了不断进攻,康泽为了守住襄阳,不惜下令化学迫击炮连再次施放黄磷弹,把南门外的居民房舍焚烧一空,以便居高临下射击攻城的我军,同时,康泽向老蒋发电报表态说:“生决心与城共存亡,以报党国和校长!

7月15日,我军做好了一切准备,在当天晚上发起了总攻,我军先集中火力进攻西门,接着让工兵爆破,随后打开一个缺口,接着大部队随即发起冲锋。

康泽也在第一时间进行阻击,然而我军攻势很猛,康泽率部只能一退再退,最终退无可退,全面溃退。

战斗结束后,我军开始搜查缉捕康泽,经过一番搜查过,我军在16日下午16时在死人堆里抓获康泽。

整个襄樊战役,我军歼敌2.1万人,俘获康泽及郭勋祺等指挥官,算是取得了大胜。



康泽被俘后,很快见到了刘帅,刘帅在见到康泽后对他说“你知道不知道黄磷弹是有毒的?你知道不知道烧毁大批民房是有罪的?

康泽在刘帅严厉目光下,只得嗫嗫嚅嚅地说:“我有罪,我有罪。

刘帅最后对康泽说:“你确实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今天你成了战俘,我们是不杀俘虏的。希望你好好学习,认罪服罪,争取人民对你的宽大处理。



康泽被俘的消息传到中央,中央随即给刘帅和邓公去了一份贺电,之后毛主席又来电指示,派人严加看守,并上脚铐,押送到华北。

很快,康泽被送到后方,关押在井陉河畔的华北军区保卫部,后来被转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在这期间他受到了我方妥善关怀,1963年获得特赦,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康泽于 1967 年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