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曾以亚洲水塔的身份,给我国、南亚和中亚多个国家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充沛水源。

但现在的情况却正在发生着改变,不仅印度等周边国家需要做好应变的准备,甚至这个影响还会扩散到全世界20亿人口造成影响。

那么,亚洲水塔究竟怎么了?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因此也获得了“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的称号。但这些称呼都是对高原土地的称呼,为什么人们会给这样一个高原地区“水塔”的称呼呢?

青藏高原是因为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产生碰撞之后,历经近6000万年的不断上升才形成了现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在山体抬升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湖泊、河流。





不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二大高峰乔戈里峰,还有110多座海拔超过7000米高峰。

这些高山截留了大量的冷空气,在高原上形成了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也让青藏高原有了很低的雪线,继而有了终年不化的厚实积雪。

青藏高原四周并没有海水,而是在内陆地区,干燥的气候和稀少的降水,以及大气环流等原因,让青藏高原上冰川的积雪能够保持常年不化。



只有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才会有部分雪化成水,这些雪水在每年较短的融化期内,就会成为高原上众多湖泊河流的最大水源“补给站”。

曾经有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上河流湖泊的存水量进行评估,得到的结果是高原上的存水超过10万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5.8个渤海那么大。

这些存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从纳木错、青海湖、雅鲁藏布江、澜沧江,还有长江、黄河等众多河流,给我国、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8个国家注入了生命之水。

正是因为青藏高原上的水滋养了这么多国家,给这些国家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生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亚洲的水塔”。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却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2025年3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世界水发展报告》,在报告中对目前人类生存状态发出了警告,尤其指出目前包括“亚洲水塔”在内的多个冰川,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产生着可能对周边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的变化。

联合国并不是因为第一个“世界冰川日”才发布的《水发展报告》,而是在其他地区的冰川上,已经发现了正在消融的现象,加速融化的冰水不仅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含量,而且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增加了洪水和干旱的发生风险和频率。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发事件,即便是有着冷空气和高海拔作保护的“亚洲水塔”,同样也面临着这种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出现的情况。



2021年的2月,正处在冬季时期的印度北阿肯德邦,因为冰川快速融化导致冰川断裂,断裂的冰川又变成众多的冰凌和水进入到下游的河里,最终的结果就是河水在本应结冰的季节,在印度造成了一场大洪水,直接冲垮了两座水电站和多座桥梁,还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印度方面对于异常情况出现的预估明显不足,是这次灾难的一个原因,但冰川的突然加速融化,则是根本原因之一。



曾经有科研团队针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情况进行预估,认为到本世纪末,高原上的冰川将会仅剩下三分之一。

这些融化掉的水将会给下游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方面会造成比印度大洪水还要严重的洪灾,另一方面因为上游冰川无法继续存水,下游地区出现旱情的概率也会大幅增长。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亚洲水塔”所存储的水就很可能成为目前正在受益的8个国家的灾难。



与青藏高原类似的情况,现在也出现在其他冰川地区,比如在常年积雪的瑞典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冰川大量融化的情况,甚至一些以往的冰雪旅游地区已经很难看到冰雪。

其实,这种冰川消融的情况早就已经出现,哥伦比亚地区从19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有所记载,到现在已经失去了超过九成的冰川面积,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将会面临着怎样的灾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醒,喜马拉雅山脉从2020年开始冰川面积减少了13.2%、安第斯山脉冰川的边缘缩小了400多米,印度洪水、秘鲁干旱,这些冰川融化所带来的风险,并不是“未来”的风险,而是正出现在人们身边的危机。



地球上的冰川已经存在了数亿年,长期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现在的情况,如今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危险,原因是多种的,但其中主要的还是全球气候变暖、空气中污染物增多等原因为主。也就是说,是人类给大自然所带来的这一场灾难。

尽管我们目前还无法马上让这种情况停下来,但却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调整气温和环境的变化,比如减少直接燃烧、绿色出行、增加绿植面积,以及尽量使用可降解无污染产品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减缓自然环境的恶化。



目前,我国不仅大量取代火力发电这样的高耗能高污染方式,同时也在用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可以说是已经率先在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方面给全世界作出了表率。当然,仅凭我国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可能出现的困境。

参考资料
【1】《“天然水塔”融化将加剧全球危机》中国发展改革网
【2】《生态系统趋好 潜在风险增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首期成果发布》新华社
【3】《首个世界冰川日|联合国报告:冰川迅速消融威胁20亿人食物和水供应》澎湃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