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交出出色年报“成绩单”的恒瑞医药迎来高层人事变动。4月2日,恒瑞医药宣布,任命冯佶女士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原总裁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
【经验丰富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加入】
冯佶拥有三十多年的医药行业从业经验。在加盟恒瑞前曾就职于上海仁济医院、诺华、安万特和阿斯利康。她历经不同的重要业务管理岗位,包括销售和营销管理、事业部业务管理、全球产品组合战略及国际业务运营和拓展等重要业务管理工作,在中国、亚洲及全球市场均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今年1月6日,恒瑞正式递表港交所,剑指增强国际化布局。在这一战略升级的关键时期,冯佶的加盟将有助于恒瑞医药的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落地,推动创新药全球市场开发。近年来,恒瑞紧扣创新及国际化战略,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领军人才加入,此番在公司经营管理顶层引入外部人才,彰显了公司加速创新转型升级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冯佶曾是一名神经科医生,后转型进入药企。加入阿斯利康后,先后担任阿斯利康中国区心血管药物业务单元副总裁、全球感染、中枢神经和自身免疫治疗领域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亚洲区区域副总裁、全球商业洞察与卓越业务高级副总裁等职务。
众所周知,恒瑞医药深耕肿瘤领域,但近年来开始在代谢、自免等慢病领域发力。根据2024年年报的披露,恒瑞共有47款非肿瘤领域的在研创新管线,涵盖心血管与代谢疾病、自免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科学等几大领域,已经从数量上超越了肿瘤产品的在研管线。从管线质量来说,不仅了布局热门靶点,不少还有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潜质。这一点从恒瑞医药近年来的对外授权许可就可以看出,如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等产品组合以new-co形式授权给了美国Kailera公司,作为合作对价的一部分,恒瑞还取得了19.9%的新公司股权;3月份刚刚完成的一笔与国际心血管领域巨头默沙东达成的许可协议,标的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Lp(a)抑制剂,首付款高达2亿美元。这些合作本身也可以体现出国际市场对恒瑞创新质量的高度认可。
自2023年以后,公司非肿瘤领域创新药加速在国内上市,至今已有包括恒格列净、艾玛昔替尼、瑞卡西单抗、富马酸泰吉利定等9款非肿瘤创新药上市,涵盖代谢、心血管、自免、神经科学等众多领域。有业内人士分析,冯佶在慢病领域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将会助力恒瑞在非肿瘤领域的快速拓展,相信这也是恒瑞向其伸出橄榄枝的一大原因。
【高管团队仍然稳定】
3月30日,恒瑞刚刚披露了一份出色的年报“成绩单”:归母净利润达63.37亿元,同比增47.28%,营业收入达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创新药成绩再跨里程碑。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同比增30.60%,占公司总销售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一半以上。
这份“成绩单”的发布,对在这个震荡周期中关注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百感交集的时刻。从集采冲击下走出财报低谷,到在“创新+国际化”主线上找到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这是四年来恒瑞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坚定锚定战略,加速转型的成果,也是不断升级的人才战略赋能的成果。
在过去四年,恒瑞也多次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进行高管人员调整。行业分析认为:作为一家大型的成熟企业,高管团队能跟随市场和行业的新形势、新变化而动态调整,将更有利于激发团队活力,增加转型动能。
此次冯佶加盟以后,在公司服务二十余年,于公司运营改革关键期授命为总裁三年的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这是时隔多年,恒瑞再次设立副董事长的职务,公告未透露具体主管领域。一位接近恒瑞的人士透露,这一岗位未来将协助董事长进行战略制定、战略投资及董事会的有关管理。其他主要高管的人员分工没有太大变化:在以董事长孙飘扬为核心的董事会领导下,执行副总裁张连山仍坐镇创新药研发领域,执行副总裁江宁军继续主管创新药国际化、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
上述人士称,在这一高管团队中,既有具备国际化视野和长期行业浸润的高端人才,又有带有恒瑞基因、熟悉各项业务的内部培养干部,这符合恒瑞一贯以来坚持内部晋升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策略,也是中国本土医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创新转型不断进阶】
恒瑞正在创新与国际化之路上加速奔跑。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目前恒瑞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其管线规模已经比肩跨国大药企,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发布的全球TOP25管线规模制药公司榜单,恒瑞医药连续3年上榜,2024年排名跃升至第8位。支撑庞大管线规模的背后,是公司近年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不仅再创新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29.4%,甚至已经超过了不少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比。
管线储备丰富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2024年报中披露了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覆盖肿瘤、代谢及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其中包括HER2 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可见,恒瑞创新药研发已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如此丰富的产品管线,如何更好的落地转化,服务全球患者,是恒瑞亟待面临的课题。同样,恒瑞不断被验证的创新“成色”也在吸引着来自全世界,怀揣医药创新梦想的人才的加入。
答案最终将由人来书写,如恒瑞年报中所写——“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恒瑞在不断引进国际化人才。公司全球研发团队达5500余人,许多成员拥有在跨国制药企业和知名研究机构工作的经验。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超过30%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拥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验。
相信随着以冯佶为代表的国际化领军人才的不断加入,通过在战略、人才、资源配置组合上的精密缝合、调整,恒瑞将在创新转型上不断实现进阶。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