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或许是出于对乌克兰的不满,或许是对很多外交战略受阻的愤恨,特朗普将所有情绪发泄在了乌克兰身上。在最近突然宣布修改“美乌矿产协议”。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收到美国修订的矿产资源协议草案时,这位曾以“抗俄英雄”形象示人的政治家,终于意识到一个残酷现实,这场持续四年的战争,真正的敌人其实是美国。

《欧洲真理报》直言不讳地称,将这次的新协议,称为“现代版凡尔赛条约”的文件,彻底撕下了美国“盟友”的面具,暴露出其将乌克兰变为资源殖民地的战略野心。美国提出的新协议不仅要求乌克兰将未来矿产收益的50%注入美控基金,更规定所有资金必须兑换美元并“第一时间”转入美国账户,甚至乌克兰基础设施项目的半数收入也被划入美国的优先分配清单。


事实上,回溯这场博弈,美国的战略设计早已埋下伏笔。2025年2月28日,泽连斯基首次赴美谈判时,特朗普便以“让欧洲承担责任”为由,拒绝提供实质性安全保障,却将矿产协议与停火谈判捆绑,迫使乌克兰在生存压力下接受资源出让条款。

彼时的协议草案已要求乌克兰将国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乌共管基金,而美方通过控制基金董事会多数席位及资金流向,实质上掌握了乌克兰经济命脉。这种“以资源换和平”的逻辑,与殖民时代的特许经营权如出一辙:乌克兰不仅要拱手让出战略资源开发权,还需承担美国“管理费”。协议规定基金每年4%的收益增长强制还款机制,相当于对其征收永久性资源税。


必须指出,美国对乌克兰的立场,在特朗普手里,实质变成了资源掠夺与军事胁迫形成双重绞杀。自2025年3月起,特朗普政府已全面冻结对乌军援,叫停武器运输,并施压乌克兰将国防自主率从33%提升至50%。这种“断奶式”施压迫使基辅加速矿产协议签署,因为乌克兰军工体系高度依赖西方零部件,失去美国支持意味着连现有产能都难以维持。更阴险的是,美国在协议中嵌入“国家安全条款”,要求乌克兰披露所有资源谈判细节,并赋予美方审查乌欧合作项目的权力,这实质上将乌克兰变成监视欧洲的“经济哨所”。

尽管,泽连斯基团队已经公开谴责新协议是“奴役条款”,但其谈判筹码已所剩无几。军事上,失去美国援助后,乌军火炮产能缺口达67%,防空系统完好率不足40%;经济上,2025年乌政府债务占GDP比例突破90%,外汇储备仅够支撑3个月进口。当美国将矿产协议与和平谈判捆绑,乌克兰的“抵抗”愈发显得无力和可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