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梦想的种子在这里扎根;这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万千学子在这里扬帆;这是一片放飞理想的沃土,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摇篮。

革命摇篮红色地 薪火相传育英才



潢川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它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称光州中学堂,民国期间改称为河南省第七中学、河南省立潢川中学,1978年被定为重点中学。是豫南地区最早的一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公立学校,素有豫南文化和革命摇篮之称。



学校师生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相继涌现出一批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成为豫东南各地红色运动的领导者和先行者,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彰显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红色进步的革命精神。



巍巍大别山,犹如英雄高昂的头颅;滔滔潢河水,宛若烈士滚烫的血液。省立七中进步师生舍生取义、勇当前锋的壮举,光辉日月,气贯山河,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校造就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在豫南地区影响广泛。解放军高级将领黎原,延安时期作家王实味,全国著名作家叶楠与白桦,原解放军文艺社社长凌行正,原国防大学政委吴杰明中将,原解放军某部司令员阮祥新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建国少将,北大教授曹先擢,金石学家孙海波,原武汉大学副校长崔建瑞,四川联大“学生发明家”林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百年勤耕绽芳华 继往开来续弦歌

百年风雨磨砺,百年桃李芬芳。潢川二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理念,始终恪守“严、勤、细、实”的校风,“奉献、钻研、求实、创新”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学、创优”的学风,努力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科学管理,立德树人,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何东昌、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刘冰、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登紫等领导同志曾先后来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斐然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百年探索,百年追求。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潢川二中领导班子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反思,在传承中创新,他们铭记时代使命,用满腔的赤诚不断续写着百年老校的光荣与梦想。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00余人,专任教师350人。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下,学校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十个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建有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潢川县首个录播教室;学校现有图书70000余册,理化生器材配备达到一类标准。



学校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本着“宏观规划,阶段实现,一年添一点,年年增新颜”的指导思想,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徜徉在潢川二中,校园内亭台楼榭,交相辉映;假山池沼,清新秀丽;玉兰雪松,俯仰生姿。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大力弘扬先进思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精髓深入人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校精心打造了红色校史文化长廊,赞功臣,颂先烈,尽显百年积淀,再现百年芳华。与此同时,还在教室及校园显著位置开辟多个宣传阵地,对“道德模范”、“文明师生”等进行广泛宣传,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走进潢川二中,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她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兼收并蓄的时代包容,以及她踔厉奋发、勇往直前的铿锵脚步。在一代代二中人的奋力拼搏下,如今的潢川二中已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

守正创新育桃李 硕果飘香满枝头

潢川二中历经百年积淀,形成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当代二中人更是秉承传统、与时俱进,牢记教育人初心,不忘育人使命。



学校领导集体精诚团结、勇于开拓,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狠抓过程管理。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从而让潢川二中这个百年老校永葆青春与活力!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如今的潢川二中早已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你有汪洋鸿鹄志,我是学海摆渡人。”他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度的敬业精神,满腔的教育热忱,一流的教学业绩,不断创造二中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百年砥砺,硕果累累;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多年以来,学校中招成绩不负众望,屡攀新高,全县前十名人数、600分以上人数、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以及优秀率、及格率等多项指标始终稳居全县前茅,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贺天回母校作学习经验分享



彭邦帅回母校作学习经验分享



王若为回母校作学习经验分享

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我为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校毕业生有近30人先后考入清华、北大等中国名校。其中石佳琪同学2011年勇夺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潘钰鑫同学2024年勇夺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立德树人向未来 酿得春风百花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潢川二中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思想,牢牢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基本方向,不断探索和完善德育工作新途径,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学校尤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了“党建带团建,永远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先后多次组织党员教师及部分优秀团员前往商城、新县、罗山、连岗、武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广大团员深入学习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初心使命薪火相传。此外,学校每年利用暑期积极组织优秀团员与学生干部走进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游览未名湖,畅谈清华园,领略星辰大海,追寻诗与远方。



二中,是展示才华的舞台;二中,是放飞梦想的驿站。多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社团建设有声有色,学生活动多姿多彩,成立有足球、舞蹈、文学、播音主持等十余个社团,先后创办《阡陌月报》、《青春短笛》等校园杂志。注重打造具有二中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校长杯”足球赛、课桌舞展演、英语情景剧、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拓印展示



“手绘雷锋”活动

学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和品位,以独到的视角、直观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传承、再现潢川二中鲜明的教育特色和富有时代魅力的文化思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河南省第二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中,该校选手杨嵛森不畏强手,荣获特等奖;在信阳市第15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体育健儿勇夺篮球比赛第四名;在潢川县第47、48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潢川二中代表队连续斩获团体特等奖;在信阳市“的幸杯”少年王者羽毛球对抗赛中,刘潇然同学力克群雄,喜获男子单打冠军。

践行初心与使命 勇立潮头写风流

进步源于探索,成功源于实践。多年来,潢川二中胸怀大局,勇于担当,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进行了集团化办学实践。

2004年潢川二中创办了启明中学,即现在的黄冈实验学校。两校在二中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高度一体化管理。十几年间,启明中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极大缓解了群众上学难的问题。2013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强校带弱校”教育发展战略,潢川二中选派360余名师生进驻潢川五中,植入二中办学模式,更新办学理念,把沉寂十余年之久,在校生不足百人的潢川五中打造成在校学生2000多人、教学质量跻身全县前列的优质学校——潢川县春申中学。



潢川二中西校区



潢川二中南校区

为缓解城区就学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潢川二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于2022至2024年先后创办了黄国路校区、工业大道西校区以及苏信大道南校区。在二中学校的统领下,各校区和校本部资源共享,携手并进,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共同发展。如今的西校区和南校区校风清朗,教风清纯,学风清新,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潢川二中通过办分校,带弱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教育高品质发展,真正把优质教育学校办到老百姓家门口,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与需求,为潢川县的基础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勠力同心谋发展 奋楫扬帆新征程

谁持彩练当空舞,春风化雨百年虹。学校两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此外,学校还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中学管理先进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集体”、 省“文明标兵学校”、省“示范家长学校”、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 市“文明校园”、 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义务教育先进学校”、市“森林单位”和市“最美校园”。



乘风破浪正当时,勇立潮头敢为先。在潢川县驻苏州办事处和教体局的关怀下,苏信教育领域合作初见成效。2024年12月,潢川二中与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管理研讨、科研指导、师资培训、师生互动、资源互享等诸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利用两校各自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跨省教育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动两地教育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此次签约成功,对于潢川二中乃至整个潢川教育而言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团结务实的二中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搏击长空振翅飞,勇立潮头写风流”,踏上新的征程,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百年老校必将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奋力开创新局面,努力谱写新华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