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春耕生产、祭祀扫墓等活动交织叠加,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旌德县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织密“安全网”,筑牢森林“防火墙”。
谋划防控体系,构建防火责任网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专题研究专题部署防火工作。各镇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网格员包网、护林员包线落到实处,做到包人又包事,层层压实责任,构建“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防控体系,确保任务到人、措施到岗。发放全县公职人员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提示单,坚持党员干部走在前、当表率。
紧盯重点防控,织密风险防范网络。在清明祭扫、春耕生产及持续高温干燥天气等重点时段,全县实行预警升级管理,加密巡查频次,严格管控农事用火、祭祀用火和野外吸烟等行为,确保火源不入林、隐患不过夜。在源头上解决问题,重点加强对农村重点人群管控,创新建立 “六个一”工作要求,即建立一份责任清单、开展一次入户走访、开展一次宣传教育、加强一次管护教育、签订一份承诺书、帮扶一次农事服务,切实做到看住人管住火。
强化应急到位,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对现有的扑火物资装备、车辆、通讯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各项轻便携带的物资准备到位,开展一次实操演练、一次物资检修,明确专人专管,并建立台账,确保物资拿得出、用得上。加强各专业和半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确保在关键时候拉得出、顶得上。积极做好联防联控,发挥好村与村、镇与镇、场与村、场与镇、企业与村镇互助作用,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科学调度。
加强隐患排查,全面细致消除隐患。依托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压实基层防火责任,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等森防人防“软件”,形成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组建13支队伍,覆盖行政村(社区)68个,今年以来巡林400余次。在农事活动频繁和集中连片祭祀区的林缘地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落实防火隔离带。加强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两山”卫士巡查组和生态护林员加强巡查和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并落实防范措施,建立问题台账。
“人防+技防”布控,提升综合防控效能。科技支撑森林防火,整合技防“硬件”,全县累计投入104万元建立重点地带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语音提示器45处,形成科技立体防控网络。综合运用“无人机巡飞+地面巡护”,加强对林区、墓区等区域巡查,构建起“人防+技防”“人工+智能”的一体化森林防火智能监控体系,以“智慧森防”护航生态资源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燃”。聚焦防火宣传,营造风险防范“大氛围”,依托各类活动发放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单、森林防火知识册等宣传品,进村入户讲解相关法律,高频次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预防措施以及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其危害。综合运用电视、报纸、LED显示屏、横幅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同时开展防火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引导群众自觉成为森林防火的宣传者和监督者,为全县森林防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姚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