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到底是过渡方案,还是终极解法?

近年来,增程式电动车凭借高增速成为新能源市场的热门选择,但其技术短板也日益显现。消费者投诉数据显示,亏电状态下的动力衰减、油耗激增、智驾功能受限等问题,让增程式一度被视为“过渡方案”。

究其根本,当前主流增程器技术储备不足,导致整车性能存在结构性短板。数据显示,主流增程器热效率普遍低于38%,远逊于传统燃油机的43%顶级水平。而这一技术代差,在串联式架构下被进一步放大。



增程技术火热,难摆核心问题

一是能效的“天花板”。传统增程器多为小排量三缸或四缸发动机,优化方向偏向低转速高效发电,但在高速巡航或长途驾驶时,整体能效表现不够理想,甚至出现“亏电后油耗飙升”的现象。

二是动力储备的“焦虑”。由于增程器主要承担发电功能,其功率储备通常受限,在长时间高速行驶或高负载工况下,电池电量下降后,车辆动力可能出现衰减,影响驾驶体验。

三是架构兼容性的“局限”。传统增程系统在设计时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电驱架构,难以兼容更高阶的电气化平台,导致在新能源发展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拓展性和升级空间受限。



要真正突破增程式动力的现有短板,发动机技术的升级是关键。未来的增程系统,需要更高效的燃烧技术,以优化发电能效,同时在动力储备和智能化管理上有所突破,让增程式动力不再是“燃油车与电动车的折中方案”,而是真正的进阶形态。

从行业趋势来看,高效燃油机与新能源架构的融合正在成为新的方向。一台足够先进的发动机,也许能让增程式摆脱"过渡方案"的标签。

增程式最优解 藏在一场发动机技术革命中

燃油机技术是否已走到尽头?上汽大众用第五代EA888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作为当下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它在动力性能、能效管理以及新能源架构兼容性上都完成了跨越式进化。



全新的VTG可变截面涡轮,让涡轮响应时间缩短至0.22秒,几乎消除了传统涡轮增压的迟滞问题,带来了更线性的动力输出。同时,500Bar超高压直喷系统优化燃油雾化效率,使发动机的功率密度达到100kW/L,具备了高效且强劲的动力表现。更重要的是,在1500-4500rpm的广域扭矩平台内,它能持续输出400Nm的峰值扭矩,完美匹配电机特性,在增程模式下避免传统系统常见的动力断崖问题。

除了动力表现,EA888在能效优化上的突破同样关键。智能燃烧管理系统精准控制空燃比,使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燃烧区间,同时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余热回收效率,WLTC工况下油耗相比同级产品降低15%,不仅满足国七排放标准,更为新能源增程模式的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五代EA888已经为未来的动力形态做好了技术储备。它预留了48V轻混、PHEV插混接口,为更高效的能量管理和更强的智驾算力提供了支撑。这些特性,使得EA888天生具备了向高阶增程系统演进的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增程器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第五代EA888化身增程器,整个增程系统的技术逻辑将被重新定义。

最后

目前,关于增程式动力如何进化,行业仍在探索。是继续沿用小排量增程器,还是采用更高效的燃油机方案?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技术路线。而从第五代EA888展现出的高效、强劲、兼容性等技术特性来看,它的进化或许正是增程技术走向终极形态的关键一步。这场动力革命势必降临,我们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