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陪跑员”:六千块一趟,值吗?
无锡马拉松,“野鸳鸯”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可赛道上还有另一群人,闷声发大财——“私兔”。
人家不秀恩爱,秀速度,一场下来,就能挣六千块,一个月轻轻松松破四万。
嘿,这比上班刺激多了。
这“私兔”是干啥的?
简单说,就是私人订制的配速员。
跟官方那些穿统一制服、举着气球的“官兔”不一样。
“官兔”是给大伙儿指路,服务大众;“私兔”只服务一人,谁出钱,就给谁跑。
您要问这“私兔”值六千块吗?还得掰扯掰扯。
咱举个例子,张扬,圈里口碑不错的“私兔”,三月马拉松旺季,档期早就满了。
他可不只是陪跑,赛前得跟雇主碰头,了解情况,制定计划,活像个私人教练。
比赛时,跟着雇主跑,还得随时注意人家状态,递水递能量胶,鼓励加油,还得兼职摄影师,全程录像。
这活儿,体力脑力缺一不可。
您想想,马拉松这玩意儿,对有些人来说,那是要命的。
跑崩了,伤了筋骨,得不偿失。
找个靠谱的“私兔”,起码能保证安全完赛,少走弯路。
这六千块,买个安心,值!
再说了,现在这年头,自媒体火得不行。
不少人跑马拉松,不为别的,就为拍视频,发朋友圈。
这“私兔”就跟剧组的摄影师似的,全程跟拍,保证素材到位。
这视频要是火了,流量变现,六千块算啥?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私兔”破坏比赛公平性,花钱买成绩,胜之不武。
可这竞技体育,本来就分三六九等,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能一样吗?
有人花钱请教练,有人自己瞎练,这公平吗?
以前,跑友之间互相帮忙,搭个伙,跑个步,没那么多讲究。
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啥都讲究专业化、市场化。
“私兔”这行当,应运而生,也挺正常。
就跟以前赶马车,现在开汽车似的,时代进步嘛。
再说,这“私兔”收费也分等级。
想拿名次,价格高;只想完赛,价格低。
丰俭由人,童叟无欺。
有人说,这“私兔”游走在灰色地带,法律风险不小。
可目前也没明确规定说不许请“私兔”,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也不好说啥。
说到底,这“私兔”就像赛道上的影子,有人需要,它就存在。
至于值不值,就看个人选择了。
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世上,总有人愿意为爱好花钱,也总有人愿意用技能赚钱。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黄盖,愿者上钩,一个巴掌拍不响…… 反正,这马拉松赛道上的故事,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