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新婚3天的王长献,奔赴战场壮烈牺牲。谁料,他的新婚妻子谢玉花,却转身嫁给了他的大哥。谁知,30年后,谢玉花祭拜丈夫时,却嚎啕大哭。

1979年,新婚3天的王长献,突然收到部队急电:紧急军情,速回!

虽然万分不舍,但谢玉花明白有国才有家,“长献哥,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爸妈,我等你回来!”



王长献临出门前,突然往她手里塞了块水果糖:“等打完仗,咱给大哥娶媳妇,供弟妹上学。”

王长献扒着门框回头望她时,谢玉花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眼竟是永别。

3个月后的深夜,村支书带着2个军人敲响了王家的大门。

谢玉花摸黑爬起来,手指刚碰到灯绳就听见“咚”的一声,婆婆直接晕倒在堂屋的砖地上。

染血的军装口袋里,揣着半块化了的糖,王长献在老山前线为救战友壮烈牺牲,连块完整的尸骨都没留下。



“嫂子,这是抚恤金......”穿军装的小战士话没说完,谢玉花突然抓起桌上的剪刀,就往手腕上割。

几个汉子七手八脚按住她时,血已经流了一地。

卫生所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谢玉花盯着输液瓶里一滴一滴的药水,突然发了疯似的扯掉针管。

她偷攒了7片安mián药,混着搪瓷缸里的凉水往喉咙里灌。

要不是查夜的战士听见动静,这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就要跟着丈夫去了。



“玉花,保家卫国是我的命,你要替我把爹娘养老送终。”沾着硝烟味的遗书摊在病床上,谢玉花把脸埋进丈夫的军装里哭到干呕。

第 二天天没亮,她顶着青黑的眼圈跟村干部说:“把离 婚申请撕了吧,我永远是王家人。”

可命运连喘息的空当都不给她。

王长献下葬那天,村里人看着谢玉花扑通跪在公婆跟前:“让我嫁给大哥吧,我来照顾这个家。”

瘸着腿的王绍缩在墙角直哆嗦,这个因为残疾30岁还在打光棍的老实汉子,做梦都想不到新寡的弟媳会说出这话。



“闺女啊,你这是要折我们的寿!”婆婆跪着给她磕头,房梁上的燕子吓得扑棱棱乱飞。

村里嚼舌根的婆娘们,趴在墙头冷笑:“烈属改嫁要遭天谴的!”“指不定早就跟大伯哥有一腿!”

民政所的铁窗后飘出冷冰冰的通知:“改嫁就取消烈属待遇。”

每月30块的抚恤金停了,谢玉花攥着空存折站在供销社门口,小叔子娶亲要的三转一响,得拉多少车砖才挣得回来?



从此王家院里,天天晃着个灰扑扑的影子。

天不亮就听见板车轱辘,压过石子路的吱呀声,谢玉花弓着背,往建筑工地送红砖,车把上挂着的凉馒头,硬得能硌掉牙。

有回下暴雨,板车翻进沟里,她跪在泥水里一块块捡碎砖,指甲缝里的血混着雨水往下淌。

300斤红砖换8毛钱,谢玉花拉断了3根车绳,终于凑够小叔子的3000块彩礼。



喜宴上她端着酒盅给宾客敬酒,听见后厨帮忙的村妇嘀咕:“这女人图啥?把自己累成老丝瓜瓤子。”

她仰头灌下辛辣的地瓜烧,胃里烧得生疼,据说像她这样的农村烈属,10户里有6户连温饱都成问题。

日子刚有点盼头,新的噩耗又砸下来。

儿子娶的媳妇,嫌家里穷跟人跑了,30多岁的汉子蹲在灶台后精神失常,成天念叨着“活着没意思”。



谢玉花搂着3岁的孙女去医院卖 血,护 士抽到第3管时直皱眉:“再抽要出人命了!”

她盯着暗红色的血浆袋,想起王长献遗书里那句“替我尽孝”,硬是咬着后槽牙凑到窗口:“再抽1袋,娃娃等着交学费呢。”

30年来,她没日没夜干活,终于完成当初对王长献的承诺,给公婆养老送终,也养大了弟弟妹妹。

2014年,麻栗坡烈士陵园,60岁的谢玉花跪在“王长献之墓”前哆嗦着手掏布袋。



云南的风卷着家乡的黄土撒在墓碑上,她抱着墓碑嚎啕大哭:“你说的话我都做到了!你起来看看我啊!”

满山遍野的墓碑沉默伫立,当年送遗书的小战士已是两鬓斑白,捂着嘴不敢哭出声。

直到这天,民政局的吉普车才追到村里,说要补发抚恤金。

谢玉花攥着每月700块的存折,上面还沾着猪食的馊味,她刚用这钱给疯儿子买了镇定药。



村干部举着摄 像机要拍“军嫂模范”,她却躲进灶房死活不肯出来:“拿长献的血换钱,我臊得慌!”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 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谢玉花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她只是记得1979年冬天那颗水果糖的甜。

当她在云南的夕阳下,抓起黄土撒向丈夫墓碑时,30年的苦突然有了形状。



那是4000斤车砖磨穿的鞋底,是50次卖 血留下的针眼,是把“军嫂”两个字从碑文刻成 人间烟火的日日夜夜。

如今村里人教育孩子总说:“看看人家谢玉花!”

可没人知道,某个起风的夜里,这个驼背老太会摸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黑漆漆的夜空嘶喊:“长献,我撑不住了啊......”

风声掠过树梢,多么像30年前那个穿军装的青年,在洞房夜偷偷往她手心里塞糖时的轻笑…

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

3天的夫妻,1句话的承诺,一辈子的守护。

致敬平凡而伟大的军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