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圈,配速快、跑量大的跑者常被视作强者,而慢跑,却总被一些人嗤之以鼻,冠上 “垃圾跑量” 的名号。

相信许多慢跑爱好者都有过类似经历,慢跑真的毫无价值吗?

据一项跑圈调查显示,超过 60% 的普通跑者认为慢跑速度慢、跑量低,对提升跑步能力帮助不大。

然而,另一组针对精英跑者的研究表明,80% 以上的高手每周都会安排一定比例的慢跑训练,且他们的耐力和运动表现远超常人。

其实,那些真正理解慢跑精髓的人,正借此悄悄提升自己,成为大神中的大神。


“垃圾跑量”误解

研究表明,过度依赖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身体过劳,出现疲劳积累甚至受伤风险。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慢跑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的一项研究指出,80/20训练法,即80%的低强度训练和20%的高强度训练,是保持运动表现和降低受伤可能性的良好策略。慢跑正是这一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顶尖马拉松选手中也不乏慢跑的实践者。例如,曾多次问鼎马拉松冠军的基普乔格,他的训练周里大量时间用于进行低强度慢跑。

这不仅帮助他在高强度跑步后迅速恢复,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高质量训练打好基础。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慢跑,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垃圾跑量”的标签。

对于普通跑者而言,慢跑还能帮助培养稳定的训练习惯。很多跑步初学者容易因训练过度而早早放弃,而慢跑温和的运动节奏不仅降低了心理压力,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整体耐力。慢跑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让跑步这项活动可持续和长期化。

由此可见,将慢跑简单归类为“垃圾跑量”是对其作用的误解。它不仅是高质量训练的调节剂,更是避免受伤和保持训练持续性的关键环节。


慢跑的生理益处

慢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慢速度奔跑,更是有效改善生理状态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方式。它能帮助跑者增强体内糖原储存能力,从而提升长时间跑步的持续性。

在马拉松中,“撞墙”是一种常见困扰,即体内糖原耗尽导致的能量崩溃,而慢跑通过长期的低强度训练,有效提升肌肉细胞储存糖原的能力,帮助跑者减轻甚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慢跑对于心率的控制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维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是最适宜的有氧训练区域,这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减轻关节压力和过度疲劳的风险。

某项追踪200名跑步者的研究显示,那些坚持慢跑的跑者在一年后拥有更低的安静心率和更高的有氧耐力,进而能在高强度训练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高强度训练后,疲劳的肌肉和关节需要时间修复,而慢跑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运动状态又不造成额外负荷的方法。这种“主动恢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的清除速度,从而为后续的高效训练打下基础。

众多科学的数据和切实的作用证明了,慢跑并非“垃圾跑量”,而是强大且不可或缺的训练方式。


慢跑与马拉松

在马拉松训练中,慢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许多人对慢跑持怀疑态度,认为速度不够“有效”,但事实证明,放慢速度反而能助力更出色的表现。

首先,慢跑可以显著提高糖原储备。马拉松长距离的挑战主要在于能量消耗,而糖原的储存直接影响到选手是否会在比赛中经历“撞墙”现象。

研究表明,通过适宜的慢跑训练,运动员的肌肉能更有效地储存糖原,从而支持更长时间的耐力输出,减少能量枯竭的风险。


慢跑同样是调整训练周期的重要工具。在马拉松备赛期,高强度训练不可避免,但过度的强度会导致肌肉疲劳、训练过量甚至受伤,而这些都会影响整体训练的连贯性和效率。

慢跑提供了一种低强度但同样有益的替代选择,帮助身体恢复的同时维持运动习惯,还能优化训练时间分配。某些顶级马拉松选手会将慢跑作为“恢复跑”纳入其训练计划,以便在高强度间歇训练之后更快速地缓解疲劳。

现实中,不少资深跑者都强调慢跑作为“长距离拉练”的价值,它让人更清楚地了解比赛节奏,而非一味追求配速。

有研究指出,将20%-30%的慢跑加入训练总量的运动员,其受伤风险减少约25%,而整体表现却更佳。这些数字表明,懂得慢跑的跑者不仅能跑得更远,更能跑得更健康。


慢跑的心理意义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压抑、焦虑和压力难以释放,而慢跑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心灵的空间。

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三到四次中低强度的跑步,可以显著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并增强大脑中与幸福感相关的内啡肽分泌。

慢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助于让人沉浸在单纯的运动中,摆脱复杂的日常琐事。它给人一种独处的机会,让跑步者有时间思考和与自己对话。

许多坚持慢跑的人表示,跑步时的那段时光往往是他们一天中最放松、最愉悦的时刻。特别是在绿荫公园或安静的晨间街道上慢跑,脚步声像是一种温柔的鼓点,能帮助人们组织思绪,找到内心的平衡。

一份由普林斯顿大学所发布的报告显示,慢跑过程中,大脑边缘系统的活跃性会明显提升,这部分与我们的情绪调节和创造性思维紧密相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作家、艺术家和科研人员喜欢坚持跑步,他们往往认为跑步是帮助他们突破创作瓶颈的重要手段。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其作品中也详细描述过慢跑对他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他提到,每天规律而适度的慢跑,让他能够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后,恢复精力并找到内心的平静。


慢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速度和距离的范畴。对许多人来说,它象征着一种向内看、专注当下且珍视健康和生活乐趣的方式。

通过慢跑,我们学会了更真实地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而这种从容的跑步理念,才是跑步的灵魂所在。

慢跑并不是“垃圾跑量”,而是真正懂得跑步智慧的表现。

无论是马拉松训练还是日常的健康跑,慢跑都值得每一位跑者认真对待。

你有因为跑得慢被人说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