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站出来公开呼吁,表示媒体和行业机构对自动驾驶应该推出统一的中文命名方式,目的是易于用户理解和避免夸张宣传带来的误解,并说明采取这样措施有利于用户、行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自动驾驶命名方式毫无疑问是车企宣传的“战场”之一。因此,各家车企对于命名的方式各不相同,希望在自动驾驶称呼上突出自家的命名特征。

同时,在智驾能力分级之上,力求突出自家智驾能力更强的认知。


这就导致,各家车企在宣传时更像通过一定的话术来强化智驾表现。比如在宣传口径上,就常常可以看到L2+、L2.5甚至L2.9这样的字眼,宣传内容将现有的智驾等级进一步细分。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部分消费者对车企的智驾产生误解,从而过于相信车企的智驾。


实际上目前所有市售的车型当中,自动驾驶所允许的辅助范围依然是L2级别。这个标准下,车辆驾驶员需要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随时监控车辆运行,并保持立即接管车辆的能力。


过度对智能驾驶的能力进行宣发,除了让用户混淆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能力之外,更容易导致用户盲目相信智能驾驶的功能,从而酿成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而这些事故,则又会导致公众对车企和智能驾驶的信任危机,并不利于智能化在行业中的普及和发展。


因此,李想关于自动驾驶的呼吁不无道理。自动驾驶的能力关乎行车的安全性,对于涉及安全部分的宣传,应该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同时,也让所有人对于自动驾驶的认知回归到理性的范围,避免因此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