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近日,四川资阳安岳县发布川剧委培班招生消息,计划招收14人。

此前,资阳乐至县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启动定向委培川剧人才工程计划,与学院联合招收录取23名川剧定向委培生,开展中专川剧表演、器乐专业培训。四年后,19名符合年龄要求的首批委培生学成毕业,在2024年9月正式成为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的专业演员,成为当地川剧表演的新生力量。


2024年9月,资阳乐至县首批19名川剧委培生签约入职,正式成为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的专业演职人员。

这是资阳市保护和传承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一个缩影。据悉,“资阳河”作为川剧四大流派之一,以高腔著称于世,其艺术分隔严谨,声腔遗产丰富,演出特色显著,历史上流行于资阳、资中、内江、富顺、威远、荣昌、自贡等地。

4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安岳县文化馆了解到,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31日,首日已有7人参与报名。

学费全免,毕业有望入编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巴蜀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川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安岳县根据发展实际,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合作,专门开设川剧委培班。

据悉,此次共计划招收14人(男生6人、女生8人),招生对象为安岳籍青少年,需要品德优良、五官端正、身心健康,年龄范围为12—15周岁的小学生、初中生,考生综合条件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11—16岁。

此次报名有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报名时间为今年4月1日至5月31日。经线上、线下报名初筛后,符合条件的考生名单将在“安岳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公示,并由安岳县文化馆办公室电话通知,在规定时间由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陪同前往指定地点进行初试。初试通过后,还将进行复试,初、复试内容为自我介绍、体态官能、唱段、念白或朗诵,以及身段展示。

根据规定,最终录取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将对川剧专业学生学费实行全免政策;安岳县政府给予生活补助每人每年4000元。学生自行承担含生活费、服装费、住宿费及体检、保险等其他费用。


2023年11月,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上,由资阳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原乐至川剧团)创编排演的折子戏《劝夫》登台演出。

通过4年学习期满,获得中专毕业证的学员须参加安岳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通过公开考试符合聘用条件人员由安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根据有关人事招聘制度,择优招聘使用,与用人单位安岳县文化馆签订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合同,身份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相应工资福利待遇。

学成归来,推动川剧薪火相传

这不是资阳市推动川剧传承的第一次尝试。

早在2020年,乐至县就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携手,开展联合定向委培川剧人才的工作。经过初试、复试等环节,择优选送了23名10—15岁的艺术苗子入学。历经4年的培养,19名年龄符合要求的委培生得以“出道”,完成从学员到演员的身份转换。

“我们这次招收的要求,和未来的学习、招聘入职都与乐至的一样。”据安岳县文化馆主要负责人透露,这批招收的学生将学习川剧专业相关内容,未来学成归来,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巴蜀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推动川剧艺术与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岳曲剧”的继承与发展。

川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渝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文化。近年来,四川将川剧振兴发展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振兴川剧和曲艺工程,推动川剧艺术体系化传承、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促进巴蜀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从定向委培生到 “小戏苗”青少年川剧人才培养计划,再到川剧版广播体操。近年来,资阳市正积极开展川剧惠民演出和川剧知识普及推广活动。通过采录整理代表性剧目、现存曲谱手稿等资料,对《铡美案》等优秀传统剧目进行再创作,创作《青年陈毅》《我和我的祖国》等现代川剧优秀作品。


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的川剧表演。

同时,当地也明确,要进一步创新推进川剧“资阳河”的保护传承思路,提出通过加大川剧保护传承的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传承创新发展和拓展川剧发展空间等方面,实现川剧“资阳河”的快速破圈,推动川剧薪火相传。

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