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25-28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俄方高层首度“替普京发声”,公开表态“中美俄三国关系论”,此举在俄乌冲突开始后前所未有。

此次发言,一方面证实了俄罗斯并未抛弃“向东看”策略,同时也击破了特朗普“联俄治华”的幻想。

那么说话的俄方高层到底是谁?他又是如何具体说的?



3年前俄乌冲突开始,紧随其后“北溪2号”管道被毁,拜登政府强力制裁俄罗斯,欧洲国家在紧随美国脚步之外,也开始了和俄罗斯的“断连”。

当时俄罗斯为解决忽然“被孤立”的巨大困境,只能选择以“敌视”的目光投向西方,与此同时“向东看”以解决国际问题。

这一阶段里,几乎没有任何一位俄罗斯高层人士会在公开场合谈论“平衡中美关系”,此举非不愿而是不能。

一旦俄罗斯表现出些许对于美国的“向往”自然会被认为“示弱”,得来的结果毫无疑问就是更加猛烈的“攻击”。

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特朗普就任后“没通知、更没叫上”欧洲参与对俄罗斯的“谈判”,就意味着美国对俄和欧分别的态度转向,也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对美关系了。



不过问题的症结点就在于,美国想要的究竟是通过促成俄乌和谈“与俄破冰”,还是利用俄乌和谈好“联俄治华”?

大约10天前,特朗普的一席话揭开了这一秘密,当时他才刚结束与普京的通话就公开对外表示:当你学完所有的历史后,就会发现中俄走到一起“绝非好事”。

对此特朗普甚至认为中俄如今“走到一起”很不“自然”。很显然他认为俄乌之间近年激烈的冲突,正是“逼迫”俄紧紧拥抱中国的巨大原因。

只要这一根源解决,那么俄罗斯就可能重新投向“美国怀抱”。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来俄副总理解答了这一“疑惑”。

在日前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奥维尔丘克首度“替普京表态”,认为在中美俄三个大国之间,不应该出现牺牲他国利益来发展双边关系的事项。

俄副总理:俄不会以牺牲与一个国家的关系为代价,来发展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





此言相当于直接击破特朗普幻想,也证明了俄罗斯投向中国绝非单纯因为外部“压力”,而是历史必然选择。

在过去3年间,中俄贸易额从2022年的1902亿美元飙升至了24年的接近2500亿美元,潜藏在背后的是俄对华依赖的“几何成长”。

在这后面固然有战争的影响,正如奥维尔丘克重申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压力,才会扩大与中国在内的一系列伙伴的合作,以减轻制裁影响。

但除此之外,俄罗斯因此重新认识了中国这个“宝藏之地”才是真正原因,不久前俄特别代表季托夫说了大实话。

季托夫认为在2022年前俄罗斯确实低估了东方,直到“被动转向”后才发一切与想象不同,如今俄对华的“亲昵”早已不局限在政治上,更体现在切实的利益之上,所以这种友好会是“永久”的。



这时候,你跟俄罗斯说因为“地缘”才选择中国?恐怕俄罗斯自己都会第一个不承认,所以特朗普至少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拜登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俄罗斯“发现”了中国的好。

鲁比奥曾经公开透露过特朗普的想法,就是“仿照”尼克松将中国从苏联剥离一样,将俄罗斯从中国剥离。但他也承认: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做到。

为此他还补充了一个“额外”的理由,即中俄作为两个核大国,不应该走到一起,只是鲁比奥忘记了中美俄三者间核武库存的巨大数量差。

不久前美国希望联合俄罗斯“顺便”拉上中国一起搞“核裁军”,对此中方回复得很明确,美国自己就占据了全球9成以上的核武,如果美国真有这样的想法,请自己先行动。

俄方也对此进行了表态,认为这是中国自己的事,美俄都无需“指手画脚”,况且就算真要进行军费裁减,也应该把英法都拉上,五常一起行动才公平。

美国希望让中国参与同俄罗斯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



美国的回应就是“没有回应”,因为美方的想法正如此次奥维尔丘克所说,就是希望牺牲“中国利益”促成美俄的双边关系。

如今随着奥维尔丘克的公开表态,也证明了俄罗斯正在重新校准其“外交策略”,本周内俄外长拉夫罗夫就公开表态“与中国达到前所未有的互信水平”。

这一发声的前提是美俄两国元首进行了90分钟的长时间通话,就俄乌冲突达成部分停火协议,虽然对外公开稿里,没有言明他们过多提及中国。

可俄方很显然不希望中国由此“产生误会”,更有趣的是就在俄发声同日,美俄同样进行了一场长达12小时的会谈,但是结束后双方并未发表联合声明,很显然没有谈拢。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要点就是,俄方在会谈里提及不希望“西方游戏”影响到全球南方和全球东方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希望以所有人都接受的方式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

从以上这些碎片里,我们都能拼凑出,俄方“屁股所坐的位置”已经逐渐从西方开始偏向东方,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也找到了自身新的定位。

或许此次奥维尔丘克的一句话,正好说明了这一情况,他表示如今中俄关系发展迅速早有“定论”,因为俄乌冲突开始前,两国高层就已经宣布要建立“无上限”的伙伴关系。

所以,不管美国是如何看待中俄关系,恐怕都无法影响在切实合作利益下的中俄交往,更不可能仅仅因为“减少制裁”就能让俄罗斯重新“向西看”。



参考资料: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总统代表:俄罗斯转向东方是实际商业利益使然》

中国网《「中国网评」警惕美国军控提议背后的“战略陷阱”》

环球时报《拉夫罗夫最新涉华表态: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互信水平》

RFI《俄副总理称莫斯科须平衡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

RFI《特朗普:作为一名历史的学生,不希望俄罗斯和中国走到一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