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其体液约占体重的60%,而体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据说,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为了测量人体的水分含量,把中国人用热吹风机烘烤、直到他们变成木乃伊,极其残忍!
正常情况下,人体也无时无刻都是往外散发水分。人体排出水分,大部分是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也有少量是以水蒸气或者汗液的形式,通过呼吸和出汗、经肺和皮肤排出的。
人体散失的水分,需要及时补充。人体获取水分的途径有2种:
- 其一,从饮食中摄取、由胃肠道吸收,视个人情况不同、这大约每天有700-2000ml;
其二,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大约每天有300ml。
民间流传有多种针对日常饮水的说法,真假莫辨,使得很多人对合理饮水的问题存在认识误区,下面小生给大家澄清一下。
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
1、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
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水需要量不同,具体饮水量略有不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
6个月以内婴儿无需补水;
6个月至1岁,每日水总摄入量为900ml/天(包括奶/食物/水);
1-2岁,每日水总摄入量为为1300ml(包括奶/食物/水);
2-3岁,除三餐外需补水600-700ml;
4-5岁,除三餐外需补水700-800ml;
5-7岁,除三餐外需补水800ml;
7-10岁,除三餐外需补水1000ml;
成年男性,除三餐饮食外,需补水1.7L/天,
成年女性,除三餐饮食外,需补水1.5L/天。
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情况下,除了相应提高补水量外,还应同时补充盐分。身体有疾病者,比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的病人,喝水量要遵医嘱。
2、喝水少了有什么问题?
喝水少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尿色变得越来越黄,甚至会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皮肤明显脱水等。
3、喝水多会不会出问题?
健康人的肾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多喝了些水就“罢工”。当人体摄入过多水分时,机体会进行自我调节,加快尿液的形成、排出,保持“进出平衡”。
4、“水中毒”是怎么回事儿?
只要不是短时间内猛喝水,就没必要担心“水中毒”的问题。当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超过尿液形成和排出速度时,水分就会在体内潴留,打破水电解质平衡,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的增多,这样就会“水中毒”。
啤酒不能代替水
这里有个参考数据:当喝水太多、太快,每小时饮入2L水以上、持续超过2小时,会出现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尿液排出不能相应快速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当血液内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就会出现细胞水肿等现象。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又称为“稀释性低血钠”。
5、喝水的正确方式
人随时随地都在散发水分;因此,不能等到感觉渴了再喝水。一旦感觉渴了,就说明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喝水,原则是少量、多次、小口喝,每次150-200ml左右,每两次喝水的间隔时间约为30-60分钟。
6、啤酒和饮料能不能代替水
尽管啤酒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但啤酒里的酒精能利尿,可促进尿液的排泄、能带走很多水,所以并不能代替水。
含糖量多的饮料以及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果汁,尽管也有不少水分,但由于其内含成分在体内氧化分解时,要消耗水分的,因此,往往会让人饮后更加口渴,也不能代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