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人才年轻化的显著趋势,越来越多优秀青年学者开始在重要岗位崭露头角。
最近浙江大学迎来70后院士马琰铭出任校长,在他履新后,马琰铭院士也成为了国内顶尖高校中最年轻的"中管高校"一把手。
马琰铭院士
最近这段时间,除了浙江大学迎来新校长外,还有多所高校的领导进行了调整,比如有福州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
其中最引起大家关注的当属厦门理工学院领导调整,据媒体报道可知,“80后”曾焕强教授担任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
曾焕强教授
纵观很多高校副校长,基本上都是70后,很少看到有80后担任副校长的情况出现。而厦门理工学院是福建省A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在2023年,还将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工作已列入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中。
厦门理工学院
80后”曾焕强教授能够担任这所高校副校长,这也引发了大家热议,大家都想知道曾焕强教授到底有何实力能担此重任。
其实在看了曾焕强教授的个人履历后,才感叹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少有为。据悉,曾焕强教授在1984年出生,今年41岁。
他在2005年本科毕业于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保研机会,保研到本校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
在华侨大学读书期间,以优异成绩荣获了优秀本科学位论文奖、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优秀硕士毕业生等一系列荣誉。
- 华侨大学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
- 这所高校不仅在福建省排名位居前列,在国内高校排名也非常靠前。而曾焕强教授本硕均毕业于华侨大学,这样的学历背景非常不错。
华侨大学
在曾焕强获得硕士学位后,获得了新加坡政府全额博士奖学金,前往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 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科研密集型世界名校,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洋理工大学位列全球第15位,学校在跨学科领域有多个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学校在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6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曾焕强怀着感恩之心回到母校华侨大学任教。在2014年担任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当时他才30岁。在2020年开始担任华侨大学工学院院长,近日升任为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
曾焕强长期从事长期从事图像处理、视频编码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先后担任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等重要职位。
近些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和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
曾焕强教授
80后曾焕强教授担任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对厦门理工学院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曾焕强今年41岁,这个年龄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活跃的创新力。
曾焕强的到任,为学校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学校正值申请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的关键时期,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学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曾焕强教授
第二,曾焕强长期从事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他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产出了非常丰硕的科研成果。
厦门理工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而且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而曾焕强教授的研究方向与学校重点发展专业高度契合,其丰富的产学研经验将推动相关学科建设。
第三,曾焕强作为从教学科研一线成长起来的管理者,他更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他的到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厦门理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
厦门理工学院
综合来看,曾焕强来到厦门理工学院任职,对于厦门理工学院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期待曾焕强教授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厦门理工学院乃至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