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大家聊#


最近,王毅就中俄关系提出三大特质,分别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结盟、不对抗。这一发言,迅速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可当我们深入思考,心中难免泛起层层疑虑。

不可否认,中俄如今在诸多领域展开合作,从能源到贸易,从文化交流到联合军演,表面上看合作得风生水起。但回顾历史,那些惨痛的记忆就像一道道伤疤,始终刻在我们心间。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故土被侵占,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发生的惨案,让无数同胞失去生命;珍宝岛、铁列克提的冲突,同样历历在目。图们江口的低矮铁桥,阻挡了中国向日本海的出海通道。这些事件时刻提醒着我们,俄罗斯在历史上的种种行为,绝不能被轻易遗忘。

有人或许会说,时代已经不同,如今的中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厢情愿的友好很可能会被某些具有侵略历史的民族蔑视。在国际舞台上,利益永远是各国行动的指挥棒。尽管当下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可谁也无法保证未来不会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矛盾。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和平与合作,就放松了警惕。

王毅提出的 “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旨在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然而,我们在追求友好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在军事上,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研发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训练,确保在面对威胁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经济上,要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多元化发展贸易伙伴,降低潜在的风险。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原则。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不能遗忘,更不能放弃。我们在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同时,也要坚定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俄罗斯在未来的交往中,做出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我们绝不能手软,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既要展现大国的胸怀和担当,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友好合作,也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中俄关系,我们既要珍惜当下的合作机会,也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王毅# #中俄关系# #历史记忆# #国家主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