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张雪冬 孟佳澍 实习生刘瀛
“土地是有限的,养殖是无限的。”这是巴彦淖尔市三道桥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边俊峰经常说的一句话。和平村多年来一直从事西甜瓜种植生产,但单纯依靠种地,很难让农民大幅增收,边俊峰决心探寻养殖致富路。
搞养殖谋发展 先一步致富
1997年,三道桥镇政府统一购买回30头荷斯坦奶牛,刚刚30出头担任和平村支部副书记的边俊峰就购买了两头奶牛,开始探索养殖模式,同时,在他的带领下,和平村村民也跟着养起了奶牛,到2005年和平村奶牛养殖户已发展到20多户。
“2005年,由于村民每天挤出的牛奶销售常常在价格、销售量等方面受制于人,我就自己购买了一台吸奶器和一个冷藏储奶罐,并用木头杆做了简易的奶牛通道,建起了一个简易的挤奶站。”边俊峰说,“同时,我还购买了几套旧房,把临镇、邻村的奶牛集中到我们村,这样牛奶的销售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众诚奶牛养殖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2009年,边俊峰加大投资,收购奶牛和倒闭闲置奶站,年底建成标准化的“峻峰奶牛养殖场”。养殖场引入TMR饲料搅拌机、阿菲金管理系统和挤奶设备,给奶牛戴上智能脚环,提升了养殖管理水平,牛奶收购量达两吨多。
随着事业的发展,2017年,他和其他两个养殖大户达成合作,共同投资建成占地200亩的2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俊峰牧业。养殖场建成以后,边俊峰的奶牛养殖场发展越来越好,奶牛养殖场日产鲜奶量达到了26吨,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用“众筹”模式 带村民致富
2019年,随着边俊峰奶牛养殖场发展得越来越好,“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富”的念头让他决定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奶牛养殖事业上来。2019年4月15日,和平村党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在会上提出了“总支牵头,村民入股,共建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倡议,并决定成立“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众诚奶牛养殖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边俊峰说:“在筹划建立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如何发动村民参与进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村民担心入股以后挣不到钱反而赔钱,也有村民担心入股以后,挣到了钱会不会被踢出合作社。面对这些问题,我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对村民进行宣讲,讲明我的思路和想法,当然也讲明了其中的风险。在第一次宣讲后,就有人报了名,当时我们把第一批报了名的人员,领出去参观了其他地方成功的牧场,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
最终,239户村民入股4930万,2019年6月合作社注册成立,2020年2300头奶牛入驻。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2021年净利润901万元,股东分红653.2万元,红利率15%。2022年启动二期工程。2023年元月分红300万元。如今,三个牧场运行平稳,奶牛存栏8300头,日产鲜奶近100吨,累计增收近1000万元。
做奶产品加工 带动产业增值
从2022年开始,由于出现产能过剩,而且牛奶价格回落,边俊峰决定建立自己的乳品加工厂,将牛奶经过加工做成新产品,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销售到市场从而提高产品价值。
边俊峰说:“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没有技术支撑,使用的还是以前最原始的酸奶制作技术,后来我们与包头轻工学院合作,引进国内一流生产线及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升级了酸奶制作生产技术,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巴彦淖尔市、乌海市等地进行销售。2024年我们的奶制品销售已达近500万元。”
“前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人工智能AI,感觉这里面的知识内容很强大,通过询问,对我想了解的内容,它可以给我出一些深度的思考。近期,我想升级自己的产品的品牌和包装,人工智能AI帮助我出一些方案、文案以作参考,现在的科技真的是很神奇。”边俊峰说。
下一步,边俊峰打算继续巩固产业发展,稳定牛奶产量。并且,重新打造产品品牌、包装设计,逐步把自己产品销售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