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他……!”上海街头的晚高峰期间,一声惊恐的呼喊传来。

近日,新市南路车站南路口,上演了惊险一幕。一车主大喊,有个1岁多的幼童被食物噎住,无法呼吸,“快…...快…...”


正在附近执勤的民警听后立即飞奔到事发地,只见该名幼童全身瘫软、面色青紫、全身紧绷,已出现窒息症状,孩子家人急得哭倒在地。

民警毫不犹豫,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但孩子太小不敢太过用力。


虹口交警支队四大队 葛宏斌:因为是小孩子,一岁多一点,我怕骨头有点脆,力气有点收敛。经过几次(急救)冲击之后,发现小孩子发出声音了,我检查了一下小孩的呼吸,发现已经顺畅了。

随着三次有力的腹部按压,孩子终于发出声响,面色逐渐恢复红润。随后,120也赶到现场对幼童进行检查,孩子呼吸已恢复正常,即刻送医治疗。

经了解,原来孩子是吃面条被噎住了,随即突然抽搐,让家长不知所措。

当事民警葛宏斌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日常训练中,结合工作闲暇之余去考了红十字的急救证,这次是他第一次对真人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父亲赵先生也向民警教科书式的抢救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多亏了他们(民警),我们当时也是比较手足无措,比较惊慌了,他帮我们做了一些急救措施,又帮我联系了急救车,我们非常感谢他(民警)。”

儿童被异物卡喉案例

不在少数

天性好动的儿童由于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被异物卡喉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小坊此前就报道过多次:

今年1月,广东顺德的一名1岁多男婴在吃果冻时,突然噎住导致窒息,经抢救最终仍无力回天死亡。

2024年8月,海口市民肖女士家里,3岁的妹妹吃彩虹糖,不慎导致喉咙被噎。好在6岁的姐姐,冷静地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化险为夷。

2023年6月,江苏常州,一名7岁男孩在家吃冰球被卡喉,无法说话。14岁姐姐见状立即上前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冷静施救,最终弟弟将冰球吐出。

有人化险为夷,有人却依然不幸身亡,倘若不小心异物卡喉,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非常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

研究表明,气道异物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6.6%,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吸入异物,以及在孩子发生异物吸入时如何自救,把握住急救黄金4分钟是非常关键的

不过,盲目拍打病人背部,或者将手指探进咽喉取异物,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冲击腹部、压迫两肺下叶,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但是,面对不同对象使用这种方法的标准动作,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3岁以下的孩子,救护人员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的颌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使孩子脸部朝下,趴在救护人的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其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是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救护人员需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之间的腹部,再用另一只手按压住握拳的手,迅速向上用力,推压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如果在独处时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冷静,稍微弯下腰,上腹部靠住一个固定物体,比如椅子靠背,用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数次,直到异物排出。


小坊再次呼吁:大家都应牢记海姆立克法,孩子进食时别逗闹,遇噎食及时施救保安全。

来源:新闻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