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27日,被称为“赖清德本命区”的台南市异常热闹。当天来了一大批“看客”,由赖清德、萧美琴带队,成员包括“美国在台协会(AIT)”官员以及其他所谓“友邦”驻台人士。他们来此的目的是观摩台岛首次举办的“全社会防卫韧性实地演练”。该演练实际上就是“战争模拟演练”,号称有1500人参与,其中对关键设施爆炸的想定为“现场伤亡人数约200人”。与以往民进党当局只谈“抗中”避谈伤亡不同,赖当局直接抛出血淋淋的伤亡数字。
赖清德上台后,延续了蔡英文时期顽固的“台独”立场,以所谓“新两国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在近日讲话中,赖清德更是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赖清德以极端“台独”立场捆绑岛内民众,频繁通过挑衅性言论与政策举措,在两岸之间制造种种麻烦,为台湾社会、两岸关系和国际局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赖清德除在岛内散布“台独”言论、推动分裂行径外,还勾连外部势力“倚外谋独”,加剧台海局势走向不确定性,在其上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所作所为已经引发台湾社会和大陆各界的广泛批评。
赖清德 (资料图)
赖清德完全撕下伪装,把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台湾岛内开展了一连串的打压举措,其真实目的已是昭然若揭。赖清德的行为表明,他显然正在为"两岸摊牌"进行筹备。其一,他企图借由"大罢免"在岛内达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二,他想通过恢复"军事审判"来为岛内的进一步动员做好铺垫。不过,解放军以及大陆海警不断地在台海开展行动,"双层包围圈"已然构建起来,岛内的台军被围困得严严实实,外部势力也难以介入其中。
对这个情况,有美国智库声称,如果要阻止中国大陆收台,只能让美军启动“常规联合远程打击”,通过卫星网、侦察机、网络战部队来锁定解放军的军事目标,然后使用LRHW高超音速导弹等武器发起远程打击,从而实现“全区域的杀伤”。然而,美国智库的这个提议,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因为他们把还没有服役的LRHW高超音速导弹都纳入这个“方案”中。而且美军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武器库存严重不足,连俄乌冲突中乌军的消耗都无法被满足。
美国航母(资料图)
岛内专家则洞若观火,坦言统一的时刻已如弦上之箭,一触即发。他们的依据在于,解放军与大陆海警在台海的行动愈发频繁且有力,无论是解放军在外层台岛以北、以东海空域的强化警戒,还是在巴士海峡的多次穿航,均显示出大陆对台岛主权的坚定维护。而内层的“围台演练”,更是让台军措手不及,慌乱之中仓促应战,导弹未携便匆匆出海,这无疑是对台军士气与战斗力的沉重打击。
3月25号那天,4艘大陆海警船进了金门水域,执行他们的常规执法巡航。面对这种局面,台“海巡署”还是老样子,派出“巡防艇”跟在大陆海警后面,但不敢靠得太近。一旦大陆海警船离开他们所谓的“限制海域”,台媒就立刻杵在那儿喊“我们把大陆海警赶跑了”。可实际上,大陆海警可是当天两次在金门海域巡航,光是这个月,巡航次数已经达到64次。台“海巡署”真是忙得团团转,可又不得不派舰艇上去应对。
海警金门水域巡逻(资料图)
未来日子里,如何复杂局势中找到平衡,将是各方面临重大挑战,无论是解放军战略布局,还是台军应对措施,都不断影响着两岸关系发展,各方这一过程中所作出,将未来历史中留下深刻烙印随着两岸关系演变,解放军军事行动将继续对台军形成压力,而岛内舆论也将持续发酵,面对这一局势,各方需要保持冷静,以寻求合适解决方案,未来台海局势将如何演变,依然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