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的一天,贵州六盘水的殡仪馆送来一具9岁女孩的遗体,一直到火化时,眼睛都是睁开的!



她的舅舅眼含泪水悲声道:“她在家死后到现在,一直都是牙关紧闭、眼睛睁得大大的,我用手抹了眼都不闭,怎么也闭不上,她是死不瞑目啊!”



原来,这个9岁女孩名叫张琼丹,是六盘水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婚,由妈妈抚养。而妈妈也是个苦命人,也是她的索命人。

张琼丹妈妈向和平1963年出生于贵州六盘水,是一个历经两段失败婚姻的女人,生活的磨难早早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第二段婚姻里,丈夫在女儿张琼丹3岁时决然离去,此后,向和平便独自拉扯着女儿,靠着微薄的保洁工资维持生计。生活的重压,让向和平将所有改变命运的期望,都寄托在了独女身上,她满心期盼女儿能通过知识走出困境,出人头地。



两段失败婚姻教会她两件事:没儿子会被婆婆指着鼻子骂,没文化会被老公当抹布甩。当她背着女儿扫大街扫秃几把笤帚后,终于炼就了她的“人生格言”:“闺女你要么考清华,要么给妈陪葬!”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最后让她酿下不能挽回的错,让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琼丹本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可一上小学就解锁“灵魂算账”技能——妈妈给买的新书包等于成年后要还三倍钱,每顿饭都是“助学贷款”。考试98分回家要挨三次衣架,理由是“满分才算不亏本”。就这样,一二年级时,张琼丹成绩优异,母女二人的生活虽清苦,压力大,却也有着温馨的时刻。



然而,升入三年级后,学习压力陡然增大,再加上长期缺失父爱,张琼丹的成绩开始下滑,对学习的兴趣也大不如前。

向和平开始接到了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无一例外都是说张琼丹的学习情况很不好。听到这样的消息,她心里自然是心急如焚,女儿可是自己唯一的希望!

她觉得女儿的“失败”让她所有的期望都落空了,实在难以接受,开始对张琼丹施加更大的压力,责骂、体罚、毒打、不给饭吃,甚至发展到捆绑、关禁闭。



很多次就连张琼丹的舅舅都看不下去了,劝姐姐不要这样对待孩子,孩子还小呢,可是她每次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依旧如此。

可事与愿违,棍棒教育不仅没有让张琼丹的成绩提高,反而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逃学、厌学,成了张琼丹的家常便饭。



母女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冲突也越来越频繁,张琼丹心中,隐藏着一个不言而喻的秘密,这个秘密,也成为了压垮她幼小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琼丹的沉默寡言,并非天生如此,父亲的缺席,家境的贫寒,让她从小就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



在学校她总是独自一人,不敢加入同学们的热闹中,自卑像一把无形的锁,紧紧束缚着她的心。

面对女儿的困境,向和平不是选择沟通和理解,而是求助于迷信,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来改变女儿的命运。

2014年4月底,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张琼丹数学只考了80分。

本因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而满心欢喜的她,回家后却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母亲。



向和平察觉异样,严厉地将女儿叫到跟前,看到试卷的瞬间,积压已久的怒火彻底爆发,对着女儿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怎么考这么低!你是不是不想读书了?”“你这成绩对得起我扫烂的笤帚吗?”

面对母亲无情的数落,张琼丹早已麻木,没有丝毫愧疚的神情,这让向和平更加怒不可遏。

失去理智的向和平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她用绳子将女儿紧紧捆在床上,怒吼道:“我一个人辛苦把你养大,供你吃穿上学,你却这么不听话,那就别吃饭了!”



倔强的张琼丹也不甘示弱:“不吃就不吃!”

向和平以为绑一天,女儿能妥协认输,到家之后,准备听她的忏悔,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张琼丹誓要和母亲抗争到底,就是不说一句示弱的话。



一看见女儿如此犟,向和平干脆不管,甚至不允许她上床睡觉。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将女儿绑起来,不允许吃饭上厕所,而她照常去上班。

就这样,向和平将女儿困在了那狭小的床角,每天照常出门上班,任由女儿在饥饿与恐惧中煎熬。

第三天,小琼丹实在是渴得受不了,就将旁边的一瓶洗衣液喝了一些。当向和平看到女儿打翻窗台的洗衣液,嘴唇上满是洗衣液的痕迹时,不仅没有心疼和担忧,心中的怒火反而烧得更旺,又对女儿一顿指责:“你看你,学得不好,活该受苦!”然后依旧狠心离去。



直到第六天,向和平看到女儿面色惨白、气息微弱,这才慌了神,赶忙解开绳子,可一切都为时已晚,张琼丹四肢瘫软,再也没有了反应。



惊慌失措的向和平急忙联系弟弟,等弟弟赶到时,小琼丹早已没了生命体征,她的双眼圆睁,死不瞑目,仿佛在无声控诉着这一切的不公与残酷。

2014年5月6日,在弟弟的陪同下,向和平来到公安局投案自首,颤抖着说出:“我不小心杀了我自己的女儿。”

警察赶到现场,屋内一片狼藉,小女孩冰冷的尸体躺在床上,身上清晰可见被麻绳捆绑的痕迹,现场的惨状令人痛心不已。

审讯室里,向和平不断强调自己并非故意,坚称只是想让女儿服软、好好学习,根本没料到会酿成如此大祸。



她不停地对警察说:“我真的没想到会这样,我以为她只是会乖乖听话。”

她拼命解释:“我真的是为了她好,我只想她将来能有个好生活。”

然而,铁证如山,她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一审法院审理后,认定向和平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其有自首情节,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向和平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在二审法庭上,她声泪俱下,哭诉自己没文化,不知道长时间不给孩子吃喝会致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当被问及是否给女儿进食时,她的回答前后矛盾,笔录中显示女儿被捆绑期间滴水未进、粒米未沾,庭审时却改口称煮过面条。这样漏洞百出的言辞,不过是她妄图脱罪的挣扎罢了。

另外,在法医的检查下,发现张琼丹的身体状况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正常的9岁孩子,她的身上几乎都没有肉,只剩下皮包骨,明明是长期的营养不到位。这也说明她作为母亲,长期控制女儿的饮食以要求其达到理想中的成绩!

最终,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向和平将在监狱中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起悲剧令人痛心疾首,也引人深思。向和平将自身对生活的不甘和改变命运的渴望,一股脑强加在女儿身上,用极端的方式“教育”孩子,亲手将女儿推向了深渊。她缺失对孩子基本的尊重与理解,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让“望女成凤”的期望变成了夺命的利刃 。

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成长的基石,任何以爱之名的伤害,都不应被容忍。社会也需从中警醒,给予困境家庭更多关怀与支持,避免类似的人间悲剧再次上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