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其实PLAN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海军了。我当然知道这个说法会遭无数人反对,但正如我在2012年疯狂挺华为一样,若干年后,大家抽丝剥茧复盘中国海军什么时候成为世界第一海军的时候,一定会反推到我这篇发出之前的节点。从浅层认知,体系作战的维度来说:
最晚最晚,在六代机双飞那一刻,PLAN就已经成了世界第一。
次晚次晚,在四川舰下水的那一刻,PLAN就已经成了世界第一。
稍早一些,055下水的那一刻,PLAN就成了并列第一。
这三个节点,分别对应的是PLAN将自己独步天下的作战体系投放至海军的行为。
其中,六代机现身,标志着空海天一体化。即六代机作战半径内,PLAN有着发现即摧毁的单方面碾压能力。
其中,四川舰下水,标志着海军智能化作战的开始,是国家将自己举世无双的无人机产能投放到海军的开山之作。
其中,055下水,标志着蓝水海军堡垒化。一种航母为盾,055为剑的全新的作战体系正式形成。
以上,是以“体系作战”的认知方法,去思考海军实力得出的结论。在体系作战的框架中,舰艇数量“达标”即可,单纯对比航母数量,对比大驱数量没意义。因为只要体系形成,在这个体系里,某个节点,某些节点的舰艇比如航母是三艘还是十三艘,是没区别的——因为作战体系被碾压了。你来三艘航母,一通折腾,够不着055为核心的舰队。你来十三艘航母,同样也是先挨揍的命。除非你航母数量多到055舰队的导弹打空了都没把航母尽灭。
简而言之,就好比抗战早期,在日军以空军炮兵为核心的体系面前,国军无论有多大的兵力优势,往往也没法做到有效进攻。所以最起码,在有两艘001A级航母,两艘055大驱形成战斗力后,中美海军就已经处于互相吃不掉的局面。
我知道有人会拿远洋决战杠我,但杠我之前,请随便找出一列二战中,脱离岛屿、岛屿链和大陆为依托的,纯粹的远洋舰队互撕。即从二战开始,所有的所谓的远洋舰队决战,都是围绕着岛屿、岛屿链、大陆海岸线的争夺展开。因此没有岛屿、岛屿链、大陆依托的海域,PLAN不会去决战。而PLAN存在的海域,美军舰队又打不进来。所以形成了战略均势,因而判定在此节点PLAN与美国海军并列第一。
而在相对更深一层,在我们扛住美国贸易战+新冠疫情,逆天而行完成了产业升级时,中国海军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这是从国力层面,对于海军实力的解读。扛住美国的贸易制裁,完成了产业升级。代表着美国已经丧失了非全面战争下,压制我们发展的全部手段。而我们凭仗一骑绝尘的国力,搞出怎样逆天的海军作战体系,仅仅是一个愿不愿意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对于经历了贸易战+新冠疫情浴火淬炼后的中国来说:将世界第一的国力转化为世界第一的海军实力,只需要一个决策+5年周期。
以上,其实都是处于相对浅层,摆在大家眼前的认知。无论是作战体系也好,还是国力也好,都是这几年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再往更深,则进入了哲学层面:一支军队如何能浴血奋战?一个国家如何能繁荣昌盛?一个民族如何能砥砺前行?这三句话,不是煽情,而是基于人类有政权诞生的历史以来,刨根问底的思考。
一支军队如何能浴血奋战?军队是否有恒产?军队的恒产是否得到了保护?军队如何得到人民的持续支持?至少从2016年军改以来,上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得到了解决。已经解决了的,得到了强化。PLAN作为军队的组成部分,自然继承了上述属性。前方有敌军强大的主力舰队,开战有不小的可能牺牲。那作为基本单元的每一个士兵,“我是否愿意牺牲小我,去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或者说,“如果这仗败了,我会很后悔。我后悔的不是战败了自己会死,而是战败后,我所珍爱的一切会毁灭。而我所珍爱的一切,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所以我会想方设法去打赢,去获得胜利。因而在这个层面,PLAN的内核本身就是全球第一,断档式的第一。一个国家如何能繁荣昌盛?执政阶层是否把生产力的持续攀升当成自己的使命,执政阶层是否把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当作自己的使命,执政阶层是否把提升自身的执政水平当作自己的使命。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是否持续繁荣的根本问题。而这个问题,看一眼十四五规划就明白了,所以我当然也不多讲。至于一个民族如何能砥砺前行?历史已经证明了,我就更不用我多讲了。
所以,以上,便是我“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全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