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缴交通违章罚款”为幌子、实则伪造公文印章,近日,徐汇区检察院对一起犯罪案件提起公诉:被告人穆某等三人以篡改处罚结果、制作虚假证明牟利。

据了解,2023年,穆某发现通过伪造交警处罚决定书,谎称可帮客户降低罚款或扣分,从中收取高额费用。他通过二手车群结识掌握绘图技术的余某某,要求其篡改《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内容,每单支付8至20元报酬。余某某到案后坦言,虽知违法,但因“来钱快”铤而走险,甚至协助伪造公司印章证明,为他人处理违章。


被告人使用绘图软件修改处罚结果

为掩盖犯罪行为,穆某还勾结私刻印章的黄某某。黄某某以30元/枚的价格伪造企业公章,每完成一单便销毁印章,企图逃避追查。经查,穆某等人通过篡改处罚结果(如将“警告”改为罚款100元)或扣分记录,骗取网约车车主钱款,而这些车主因担心公司追责,选择私下“走捷径”。

2024年7月,徐汇交警在窗口查处“买分卖分”行为时顺藤摸瓜,锁定穆某团伙。经检察机关审查,穆某等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公司印章,严重干扰行政执法,损害政府公信力。法院最终以变造公文罪、伪造印章罪判处穆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余某某、黄某某分别获刑一年和六个月,并处罚金。

承办检察官提醒,买卖、变造公文或印章均属刑事犯罪,部分车主为图省事找“黄牛”代缴的行为亦存在风险。交通违法应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切勿走捷径,找“黄牛”“代办销分”“买分卖分”。若轻信“黑中介”,不仅可能遭遇诈骗,还可能因参与违法活动被追责。同时,此案再次提醒公众,法律红线不容触碰,任何企图“钻空子”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记者:张旺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