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45字
阅读预计5分钟
作者 |斯里兰卡小妞
本期编辑|俞欣怡
本期审核|江怡
试穿典型的斯里兰卡穆斯林旁遮普式服装。斯里兰卡是一个佛教国家,截止2018年,人口为2167.00万人(数据来源:世界银行)。这里70%以上人口信仰佛教,也有印度教徒、天主教徒和穆斯林。其中穆斯林人口约200万,大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今天是斯里兰卡的开斋节。整个白天不能吃喝的漫长斋月结束啦。开斋节这天,丰盛的食物呈上来,供人们尽情享用。
但是...喂喂?开斋节不是伊斯兰教的节日吗?佛教国家斯里兰卡怎么也会有呢?下面就是斯里兰卡第三大民族的故事。
一、锡兰国的穆斯林:漂洋过海来小岛
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当年很多往返于此地经商的阿拉伯人留了下来。这些阿拉伯人有的留在岛上世代繁衍,成为了现在斯里兰卡的穆斯林——“摩尔人”(The Moors),如今是斯里兰卡的第三大民族。在斯里兰卡从事餐饮、宝石行业的,许多是摩尔人。
坎达拉玛遗产酒店:建筑师杰弗里.巴瓦代表作,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著名设计师杰弗里.巴瓦的爷爷,就是一个摩尔人大律师。 大概是有阿拉伯人经商的基因,斯里兰卡的穆斯林很会做生意。 摩尔人曾经在殖民时期被葡萄牙人视作竞争对手,被放逐东迁。
他们一路从西部沿海,逃到中部和东部。这就解释了为何在一些斯里兰卡东部城市是穆斯林人的大本营,比如拜蒂克洛、亭可马里,人口构成上僧伽罗人、泰米尔人、穆斯林各占约1/3。
斯里兰卡东部小镇卡坦库迪街景,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人口稠密的卡坦库迪可以说是东部最繁荣的穆斯林小镇:这里穆斯林居民比例高达98%。
但是斯里兰卡的穆斯林社区也分为不同派系,比如我们曾经写过的博拉派。
博拉穆斯林女性特征:不遮挡脸部,穿着两件式分体连衣裙"rita",颜色鲜艳,配有花边和图案,以区分逊尼派穆斯林女士服装,在人群中比较有辨识度。博拉派穆斯林通常也比较富裕。 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二、穆斯林聚集区:斯里兰卡“宝石城”
斯里兰卡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片区域叫做拉特纳普拉。僧伽罗语中“拉特”是指宝石,“普拉”是城市,这里的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石之城,也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宝石矿区。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宝石矿层较浅,蕴藏量丰富。人们用十分原始的手段就能开采出珍贵的宝石。
Ratnapura附近的宝石矿井,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两岸的树林或田地里总可以看到围绕矿井搭起来的简陋工棚。采矿工人甚至需要手持蜡烛进行作业,用这种原始的方法确定空气中氧气是否足够。
作为宝石之国,珠宝开采和销售行业解决了锡兰小岛上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兰卡从事珠宝生意的人也非常多。在拉特纳普特多转转不难发现,买卖宝石的很大比例是蓄着胡子,穿着长袍的穆斯林。
斯里兰卡南部的穆斯林人,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他们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在小岛繁衍的阿拉伯人后裔。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则把锡兰宝石引向了世界。航海时代,到访这座岛屿的水手们带回到西方的锡兰首饰让欧洲人惊叹不已;4-5世纪,中东人、波斯人在印度洋上的丝绸之路航行,将神秘的锡兰宝石带到东方交易,这引来了更多的阿拉伯人为宝石前来锡兰探险。
停留在斯里兰卡生活繁衍的阿拉伯商人后裔被称为“摩尔人”,他们是斯里兰卡的第三大民族,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家族式经营也是穆斯林珠宝商们的一大优势。很多做得好的家族都是分工明确,各管一块。许多珠宝商有家族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在外采购原石、有的负责国内销售网络,有的专司协调和销售。
游客在宝石城观看宝石打磨,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一般来看,穆斯林多从事贸易环节,而僧伽罗人原来主要从事宝石开挖和切割。现在这种分工越来越模糊,但大部分矿老板都是僧伽罗人。这样,穆斯林和信仰佛教的僧伽罗人能相对和谐地相处,都从这个国家丰富的矿藏里分一杯羹。
人们在河床和溪流中“淘宝”, 图源“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斯里兰卡小妞”微信公众号2025年3月31日文章,原文标题为《 Eid Mubarak!佛教国家斯里兰卡,为何庆祝开斋节?》
本期编辑:俞欣怡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研究 | 纵观印度五场对外战争,原来军政关系最大弱点在这…
编译 | 印度如何利用种姓制度垄断工程师培养??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