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大模型如何实现加速医疗智能化研究?战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治理现代化有何挑战?……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召开高质量发展论坛,研究破解制约转型发展的矛盾问题,强化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论坛上,军地院士、专家围绕卫生政策与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风险防范与精益管理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迈进新时代新征程,医院职能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领导管理体制、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机制和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树牢危机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破解各方面矛盾问题”。正如医院领导在论坛致辞中所说,近年来,该中心聚焦职能使命和发展定位,盯住质量、盯住特色抓建设、谋发展,推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为军服务、科研攻关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些年,国产机器人手术通过与5G、卫星通信等技术融合,打破时空限制,不断突破远程手术的技术瓶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灾害救援、战场救治等特殊环境下发挥重要作用。”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与现场记者畅谈到。刘荣创新团队从2009年开展机器人手术,截至2024年9月,累计完成10000例机器人手术,从手术入路、切除技术、重建方法上构建了完整的肝胆胰机器人手术技术体系……这条路,刘荣整整走了15年。


“传统的重症医学救治更多靠的是人力和物力,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无人化、智能化将把我们从中解放出来,极大改变我们传统的重症诊疗模式,提高救治能力的同时,拓展了救治范围,这一点很重要。”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向大家展示“穿梭”在ICU病房里的智能机器人“小白”,这是他带领团队历时2年研发的“新成员”,实现对危重患者的全方位、智能化监护和诊疗,助力智慧ICU建设,有效提升医护质量和救治率。

这些都是该中心瞄准国家和军队科技创新需求,提高复杂疑难疾病诊疗水平和新质新域技术攻关的缩影,中心紧盯新兴领域精准发力,致力于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临床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机器人手术、远程诊疗、战创伤救治等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将临床技术优势向战场救治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架马车,那么,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就是这架马车的“双轮驱动”论坛上,该中心发布了《第一医学中心首批中坚骨干和青年新秀人才名单》,遴选出29名学科中坚骨干人才和70名青年新秀人才,立足蓄势强能,走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培养路子,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借着军队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和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春风”,该中心再启新程,牢记“姓军为兵、姓军为战”使命担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中心和医院高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强军兴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管|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一医学中心

撰文 | 储洁雅

摄影 | 李 悠 唐 晟

刊期 | 第2801

总编:熊 刚

主编:张 奎

编审:张 密 李笑一

编辑:刘超英

邮箱:jfjzyy01@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