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正式批复国道109线、208线大同市过境公路改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一省重点工程总投资约80.02亿元,建成后将有力完善大同市路网结构,提升交通承载能力,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大同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意义重大。预计2027年底完工。



线路规划:穿越多地,构建交通新脉络

该项目起点位于晋蒙省界得胜堡西,顺接既有国道208,途经大同市新荣区、云州区、云冈区和朔州市怀仁市,终点在怀仁市王家堡接现有国道208线。项目由国道208主线、国道109线新荣区段、国道109线云州区段、大同国际陆港连接线构成 。

国道208主线全长104.21公里,部分改扩建,部分改线新建,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80公里/小时;国道109线新荣区段全长8.495公里,国道109线云州区段全长10.076公里,均为新建路段,采用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大同国际陆港连接线全长9.657公里,利用现状省道301线进行路面改造。

生态挑战:敏感区域多,保护压力大

工程穿越山西云冈国家森林公园一般游憩区、怀仁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育区等环境敏感区。沿线植被类型多样,虽无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古树名木,但分布着黑鹳、苍鹰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施工和运营期间,工程将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项目评价范围内有21个村庄作为声环境保护目标,施工和运营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影响。此外,项目以桥梁形式跨越御河、坊城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大同市赵家窑水库水源地陆域二级保护区等,施工废水、隧道涌水、生活污水等可能污染周边水环境。施工期扬尘、固体废物等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存在环境风险。

环保措施:多管齐下,守护绿水青山

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项目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在生态保护方面,优化选址选线,避让环境敏感区,无法避让的强化保护措施。控制工程占地和施工范围,生态敏感区内严禁设置临时工程,施工边界设防护网,临时堆土压实覆盖,设置临时排水沟等。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恢复和补偿,运营期设置警示标志牌与宣传牌,进行景观绿化。

声环境污染防治上,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临近村庄夜间禁施工;运营期采用低噪声路面,对噪声超标的敏感点设置声屏障或安装通风隔声窗,跟踪评估降噪效果。

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路段桥梁施工采用钢板围堰法,泥浆与钻渣妥善处置;对地下水评价范围内居民供水情况跟踪监测;隧道施工清污分流,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运营期服务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抑尘洒水和绿化。

大气污染防治上,施工期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减少扬尘;按规定使用运输车辆;沥青拌合站和基层拌合站合理选址,沥青烟废气经处理达标排放;沿线站区采暖采用清洁能源。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弃土(渣)送弃土(渣)场,废焊条等回收利用,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废混凝土、生活垃圾按环卫部门要求处理。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相关部门负责该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及日常监管工作。项目单位需在收到批复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送相关部门,并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检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