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为什么两个健康孩子会同时出现多器官衰竭?"主任医师看着病床上的双胞胎眉头紧锁。
张成和妻子王梅守在病床前,望着插满管子的六岁儿子,泪水无声滑落。
直到张成回家煮面时才发现致命线索。
01:突发剧痛
2008年4月18日,重庆郊区张家的小强和小志迎来六岁生日,张成和妻子王梅为孩子们准备了蛋糕和礼物。
清晨,张成骑摩托车去镇上买了一个印有超人图案的奶油蛋糕。回家路上,他忍不住微笑。这对双胞胎是他和王梅结婚八年后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宝贝,从出生起就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爸爸回来啦!蛋糕蛋糕!"两个小男孩一看见张成提着蛋糕盒子进门,就像两只欢快的小鸟扑过来。
王梅从厨房探出头:"别闹了,先让你爸歇会儿。午饭马上就好。"
张成揉了揉儿子们的头头:"今天破例,先吃蛋糕吧。"
王梅假装生气:"你又惯着他们。"但嘴角却勾起温柔的弧度。
午饭很简单,王梅煮了一锅面条。
小强和小志对面条不太感兴趣,两人眼睛一直盯着餐桌角落的蛋糕盒子。
吃完面,王梅终于打开了蛋糕盒。张成点燃六根小蜡烛,双胞胎在父母的歌声中兴奋地许愿、吹蜡烛。
"爸爸,我要有奶油花的那块!"小强指着蛋糕角上的奶油花。
"我也要!那是我的!"小志不甘示弱地争抢。
"你们俩别闹,都有奶油花。"张成微笑着将蛋糕均分成两份。
蛋糕刚吃完不久,小强突然捂住肚子说:"爸爸,我肚子疼。"
"是不是贪嘴吃太快了?别担心,一会儿就好了。"张成问道,但没太在意。
没过几分钟,小志也开始喊肚子疼。起初,张成以为是两个孩子吃太多蛋糕导致的。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小强突然栽倒在地,身体开始剧烈抽搐,口吐白沫。
"小强!"王梅尖叫着冲过去。
就在这时,小志也倒在了地上,脸色铁青,呼吸急促。
张成顿时乱了阵脚,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王梅,快打120!"
等待救护车的十五分钟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张成跪在儿子身边,不知所措。两个孩子的嘴唇已经发紫,呼吸越来越弱。
"坚持住,救护车马上就到,"他哽咽着说,眼泪不停地往下掉,"爸爸在这里,别怕。"
救护车终于呼啸而至,医护人员迅速将两个孩子抬上担架。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张成紧紧握着儿子冰冷的小手,心中充满了自责。
02:迷局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抢救室里,医生们忙得不可开交。张成和王梅被拦在门外,只能通过玻璃窗看到医护人员围在两张病床前紧张工作的身影。
三小时后,主治医生李伟走出抢救室,脸色凝重:"两个孩子情况很不乐观,初步判断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但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多器官衰竭?"张成难以置信,"他们才六岁啊,怎么可能?"
"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检查,"李医生解释道,"现在他们已经转入重症监护室,需要密切观察。你们想想孩子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有毒物质?或者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王梅摇头:"不可能,我们看管得很严,不让他们乱吃东西。"
"那就奇怪了,"李医生皱眉,"这种症状很像是急性中毒,但如果没有接触过毒物..."
接下来的几天,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但始终找不到病因。小强和小志的病情持续恶化,肝功能指标急剧上升,肾功能下降,连呼吸都需要机器辅助。
第三天下午,张成在医院走廊里碰到了李医生。
"有结果了吗?"张成急切地问。
李医生摇摇头:"还是查不出来。我们已经请了省医院的专家会诊,但没有明确结论。如果再找不出原因,恐怕..."
他没说完,但张成明白他的意思。绝望笼罩着他,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傍晚时分,张成下楼到医院食堂吃了点东西。碗里的面条让他想起发病前孩子们吃的最后一餐。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会不会是面条有问题?"
他立刻放下筷子,冲回病房对值班医生说:"我怀疑是面条中毒,能不能做个检查?"
值班医生似乎不太相信:"面条中毒?不太可能……不过我会尽快安排检测。"
张成等不了那么久。趁王梅在病房守夜,他骑摩托车回到家中。厨房里,那锅剩下的面条还在灶台上。他打开锅盖,闻了闻,没有异常气味。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仔细查看,表面看起来确实比普通面条颜色深一些,但没有明显异常。
正当他准备放弃时,眼角余光捕捉到了什么。他拿起台灯,照向面条。在强光下,面条表面闪烁着细微的颗粒。
张成小心翼翼地将面条装进塑料袋,拍下照片。他不敢相信谁会对两个无辜的孩子下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