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那天,特朗普和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一起在佛罗里达州挥起了高尔夫球杆。打完球后,特朗普心情不错,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发了条动态,表示自己很乐意加强与芬兰的合作关系,还提到考虑入手一批急需的破冰船。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打算从芬兰一口气采购48艘破冰船。

大家可能不知道,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目前也才拥有两艘破冰船。这次一下子要买48艘,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深意呢?



«——【·美欲购置48艘破冰船·】——»

破冰船的主要功能是打破海冰、开辟航道。但美国现有的破冰船数量实在少得可怜,仅有两艘极地破冰船,一艘是1976年下水的重型破冰船“极星”号,另一艘是1999年服役的中型破冰船“希利”号。

“极星”号已经服役了整整50年,相当于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机械故障频发。早在2019年就出现了电力中断、螺旋桨漏水等问题,到了2024年执行任务时,甚至因为一场火灾被迫中断航行。

而“希利”号只能持续破开1.4米厚的冰层,并且只能在开阔水域作业,遇到狭窄区域就会束手无策,根本无法满足征服北极的需求。



现在美国突然豪掷千金购买48艘破冰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前世界上破冰船数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也只有42艘破冰船。美国这一举动,明显是在北极圈谋求更大的话语权啊!

其实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他就公开提出想直接收购丹麦的格陵兰岛。当时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做白日梦,难以理解他的意图。

如今特朗普大手一挥就要买48艘破冰船,再加上格陵兰岛的位置正好靠近北极,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美国这是盯上了北极,准备和中俄争夺北极航道了!



虽然北极地区气候恶劣,但这里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估算,北极地区大约拥有全球13%未探明的石油储量以及30%的天然气储量。

不过由于北极常年被冰雪覆盖,航道长期处于封锁状态,这些资源只能让人干看着眼馋。对美国来说更是如此,它最渴望的资源全都在那里,真是得不到的永远牵挂着。



相比之下,俄罗斯凭借在北极地区的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军事基地,近年来不断强化在北极的军事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试图主导北极事务。中国则通过“冰上丝绸之路”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北极航道,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让美国感到非常嫉妒。

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面正以每十年9%的速度减少,这大大改善了北极航道的通航条件。

这对美国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能够控制北极航道,不仅能获取丰富资源,还能在北极遏制中俄,这笔买卖实在太划算了。



«——【·北极航道花落谁家·】——»

这样一来,北极航道就成了中美俄三国争抢的焦点。北极航道主要包括北方海路、西北航道、跨极海路和中央航道这几条线路。

先说北方海路,它全长约5.6万公里,沿途有50多个港口,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延伸。俄罗斯将其视为自己的“内水”,管理得特别严格。过往船只不仅要提前报备,还要支付每艘10万到20万美元不等的通行费。此外,俄罗斯还在沿线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棱堡”反舰导弹和地面部队,美国即便再眼红,也不敢轻易动手。



再说西北航道,加拿大也认为这是自家的“内水”,要求船只必须报备。但美国和欧盟坚持认为这是国际水道,双方因此争论不休。这条航道可以连接美国东西两岸,美国希望通过它摆脱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甚至称其为未来海上的生命线。不过加拿大的态度十分强硬,好在美国作为盟友,多少还能得到一些照顾。

美国真正看中的其实是跨极海路和中央航道,这两条航道目前没有明确归属。跨极海路距离北极更近,冰层较厚,如果没有破冰船协助,夏天也只能短时间通航。如果有破冰船帮忙,那就是北极航线中最优的选择了。不过这条路线位于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美国想要占为己有,还得先和俄罗斯商量。



中央航道贯穿北极中心,随着北极冰盖快速融化,其通航潜力越来越大。如果美国能掌控这条航道,经济上可以缩短与欧亚贸易的距离和成本,让本国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缘政治和军事上也能在北极占据主导地位,尽享各种好处。

然而,美国想独占北极航道哪有那么容易?它计划购买48艘破冰船来增强实力,但中俄会同意吗?

中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与俄罗斯在北极航道开发利用方面的良好合作基础,正在稳步提升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北极航道的科研、开发等工作,对于维护北极航道和平利用及公平合理的开发秩序有着坚定立场。



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的传统强国,拥有深厚的北极活动经验。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破冰船舰队,在北极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防御部署方面也非常完善。对于北极航道包括中央航道的开发利用,俄罗斯有自己的规划和利益诉求,绝不会轻易允许美国单方面占领中央航道,破坏北极地区现有的战略平衡。

此外,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北极航道的发展。北极理事会等国际组织致力于协调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倡导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共同开发北极资源和航道。美国这种试图独占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国际舆论的批评以及国际规则的限制。

所以,美国还是别做梦了。

声明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