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边缘的挣扎短篇小说

作者/赵志斌

作家/诗人风采】


★赵志斌,笔名悦居士,山西寿阳人,中共党员,生于书香之家。专注于文学创作,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百篇。作品《马尾哒哒妹》荣获当代文学家朱自清文学大赛散文一等奖,曾任宁夏《银南报》特约记者。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目前任职于《中国乡村》杂志散文编审、《金蚂蚁》小小说编辑、《当代文学家》编审以及《大连文学》创作编委,《辽宁文学》创作编委。《环球诗歌》顾问团顾问。期待以更多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


【作家/诗人作品】

乡土边缘的挣扎短篇小说

文/赵志斌(山西)

栓子和秀兰成亲都三年了,这日子就像村头那口水井,波澜不兴,平淡得很。栓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门心思全扑在自家那几亩薄田上。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日落西山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就盼着地里的收成能好点,多换几个子儿,把这小日子过好。秀兰呢,是个勤快的女人,家里家外一把手,喂鸡、养鸭、做饭、洗衣,把家里拾掇得井井有条。农忙的时候,也会去地里帮栓子,两口子虽说没过上啥大富大贵的日子,但也和和美美,安稳踏实。

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表面下,实则暗潮涌动。婚后没多久,秀兰就察觉到栓子在那事儿上有点力不从心。每次亲热,栓子总是没几下就完事,秀兰心里头渐渐就有了些失落。一开始,秀兰寻思着,许是栓子在地里干活太累,把身子累垮了。她心疼栓子,也没多说啥,只盼着他能慢慢缓过来。可日子一天天过去,这情况不仅没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秀兰心里着急,和栓子商量后,四处打听法子。村里的老人们给了些土方子,说吃啥补啥,让栓子多吃点猪腰子、羊鞭之类的。秀兰听了,每次赶集都特意买这些回来,变着法儿地给栓子做着吃。还按照土方子,去山上采些稀奇古怪的草药,熬成黑乎乎的药汤,那味道又苦又涩,栓子每次喝都皱着眉头,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灌。然而,这些法子都没啥效果,秀兰心里头越来越不是滋味,觉得这婚姻好像缺了点啥,夜里常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秀兰有个打小就一块儿长大的好姐妹叫翠娥,俩人好得就跟一个人儿似的,啥事都不瞒着对方。翠娥嫁给了隔壁村做买卖的柱子。柱子长得高高大大,嘴巴跟抹了蜜似的,能说会道,在生意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家里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隔三岔五,翠娥家就大鱼大肉的,不像秀兰家,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点好的。翠娥还经常穿着城里时兴的花衣裳,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让村里的小媳妇们羡慕不已。

有一回,翠娥和柱子请秀兰和栓子去家里吃饭。栓子那天正好赶上给地里浇水,忙得脱不开身,秀兰就自己去了。一进翠娥家门,秀兰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肉香,再看看屋里的摆设,比自家不知好了多少倍,心里不禁泛起一丝羡慕。

那天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柱子拿出了自家酿的米酒,几个人边吃边聊,气氛倒也融洽。翠娥高兴,多喝了几杯,没一会儿就晕晕乎乎地回屋睡觉去了。堂屋里就剩下秀兰和柱子。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嗑,也不知道咋的,就聊到了各自的日子。秀兰心里头憋屈得慌,再加上喝了点酒,忍不住就跟柱子倒起了苦水,把栓子那方面不行的事儿也说了出来。柱子听着,眼神里闪过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光,嘴上安慰着秀兰,说男人有时候压力大,难免会这样,让秀兰别太往心里去。

可能是酒劲上头,也可能是心里头压了太久的委屈,一下子找到了个倾诉的地儿,秀兰和柱子之间的气氛变得有点不一样了。柱子伸手轻轻握住秀兰的手,轻声安慰她,说啥秀兰跟着栓子受苦了,要是他肯定不会让秀兰受这罪。秀兰当时脑袋一热,也没把手抽回来。柱子一看这情况,胆子就大了起来,开始动手动脚。秀兰心里头虽说有点害怕,可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刺激,就这么着,俩人在那一瞬间,没忍住,做出了错事。

从那以后,秀兰心里头就像压了块大石头,又自责又痛苦。她觉得自己不光对不起栓子,也对不住跟翠娥这么多年的姐妹情。可跟柱子在一起的时候,那种从来没有过的热乎劲儿,又让她有点舍不得断了联系。柱子隔三岔五就给秀兰塞点小礼物,不是一块花布,就是几包城里时兴的点心,把秀兰哄得晕头转向的。秀兰心里明白这样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次柱子一约,她就忍不住去赴约。

打那以后,秀兰开始躲着翠娥,每次看到翠娥,她都觉得自己像个罪人。而柱子呢,好像还真对秀兰上了心,经常背着翠娥,找各种借口约秀兰见面。今天说村西头的老歪树底下有个稀罕玩意儿,让秀兰去看;明天又说村外小河边新长了些好看的野花,想采给秀兰。秀兰就这么在这纠结的感情里头越陷越深,她不知道该咋面对栓子,也不知道该咋处理跟翠娥、柱子之间这乱成一团麻的关系。

有一回,秀兰和柱子在村外的小树林里见面,不巧被栓子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瞧见了。这亲戚以为秀兰就是跟普通朋友在一块儿,也没往心里去,后来碰到栓子,就顺口提了一嘴,说在村外瞧见秀兰跟个男的在一块儿,俩人还挺热乎。栓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嗖”地就冒了上来。

打这以后,栓子就开始留意秀兰的一举一动。他发现秀兰老是背着他偷偷摸摸地接电话,一接电话就神色慌张。有时候还对着镜子偷偷抹口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找借口出门。秀兰也感觉到栓子好像起了疑心,心里头更是慌得不行。她心里明白,这事儿迟早得露馅,到时候,这好好的家说不定就散了,跟翠娥的姐妹情也算是彻底没了。


有一天晚上,栓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头一直在琢磨秀兰的事儿。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趁秀兰睡着,偷偷翻了她的包袱,结果在里面发现了一块花布,那花布的料子一看就不是他们这种庄稼人能买得起的。栓子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七八分,气得浑身直哆嗦。

第二天,秀兰刚起床,栓子就把花布扔到她面前,质问她是咋回事。秀兰一看这情况,吓得脸色苍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栓子见她这副模样,更是火冒三丈,抬手就给了秀兰一巴掌,骂道:“你个不要脸的东西,居然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秀兰捂着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栓子听了,气得转身就往外走,说要去找柱子算账。秀兰吓得赶紧爬起来,死死抱住栓子的腿,哭着求他别去,说要是事情闹大了,大家都没脸做人。栓子一脚把秀兰踹开,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边秀兰哭得死去活来,那边栓子气势汹汹地跑到柱子家。柱子一看栓子那架势,心里就知道事情败露了。还没等栓子动手,柱子就先软了下来,求栓子看在多年邻里的份上,别把事情闹得太难看,他愿意给栓子一笔钱作为补偿。栓子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和柱子扭打在一起。

俩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翠娥从屋里跑了出来。她一看这场景,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大哭大闹起来,骂秀兰忘恩负义,骂柱子狼心狗肺。这一闹,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在背后指指点点。

秀兰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她觉得自己没脸见人。翠娥也跟她彻底断了姐妹情,见了面就吐口水。栓子呢,虽然心里头恨秀兰,可毕竟夫妻一场,又舍不得真的休了她。但这日子,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三个人都在这痛苦里头煎熬着。

村里的流言蜚语像刀子一样,割着秀兰和栓子的心。秀兰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以泪洗面,她后悔自己一时的糊涂,毁了两个家庭。栓子则变得沉默寡言,每天依旧去地里干活,可没了以前的精气神,回到家也不跟秀兰说话,就这么冷冷地僵持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秀兰想着要挽回这个家,她主动跟栓子认错,尽心尽力地伺候他,可栓子始终对她冷冷淡淡。翠娥那边,秀兰也多次上门道歉,可翠娥根本不给她好脸色,甚至拿着扫帚把她赶出门。

村里的李婶看秀兰可怜,就劝她:“秀兰啊,这事儿既然已经这样了,你就想法子好好过日子,别再折腾了。男人嘛,总有气消的时候,你多担待着点。”秀兰听了,只是默默流泪,她知道,这道坎儿,怕是没那么容易迈过去。

而柱子呢,虽然和栓子的冲突暂时平息了,但他在村里也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生意上也受到了影响,合作伙伴听说了他的丑事,都对他敬而远之。他心里也后悔不已,可事情已经发生,再也无法挽回。

在这痛苦的煎熬中,秀兰和栓子的婚姻就像风雨中的破船,摇摇欲坠。秀兰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她每天望着窗外,眼神空洞,心里想着,难道自己就要在这无尽的痛苦和自责中度过余生吗?往后的路,就像大雾天里的山路,黑灯瞎火的,一点方向都没有......但她还是盼着,有一天,栓子能真正原谅她,他们的生活能重新回到正轨,可这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几个月过去了,村里的热闹劲儿渐渐淡了,可秀兰和栓子的日子依旧如冰窖般寒冷。秀兰没有放弃,她知道自己犯下的错需要用更多的努力去弥补。每天,她除了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会早早地去地里帮栓子干活。即便栓子依旧不冷不热,但她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有一次,栓子在地里干活时不小心扭伤了脚,秀兰心急如焚,赶忙把他背回了家,又是请村里的郎中,又是熬药伺候。在秀兰没日没夜的照料下,栓子的脚渐渐好了起来。看着秀兰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栓子心里的那座冰山开始有了一丝松动。

与此同时,柱子那边的生意一落千丈,翠娥也和他整日争吵,家庭濒临破碎。柱子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他找到栓子,真诚地向他道歉,并表示会和秀兰断绝一切联系。栓子看着柱子落魄的样子,心中的怒火也渐渐熄灭,他知道,这一切的混乱该有个了结了。

经历了这些波折,栓子终于在一个夜晚,和秀兰坐在了院子里。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栓子看着秀兰,缓缓地说:“秀兰,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吧,咱还得过日子。”秀兰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握住栓子的手,不住地点头。

从那以后,秀兰和栓子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一起努力经营着这个家。而翠娥和柱子,经过一番挣扎,最终选择了分开。翠娥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柱子则离开了村子,去了远方打拼,试图重新开始。

村里的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件事,秀兰和栓子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每当秀兰看到村外的小树林,心中还是会泛起一丝愧疚和感慨。她知道,这段经历就像一道伤疤,虽然会慢慢愈合,但永远都会留在那里,时刻提醒着她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日子又过了些时候,栓子在邻村一位颇有名气的野医郎中那儿听闻了一种独特的疗法。这郎中号称有祖传秘方,专治男人那方面的毛病。栓子起初半信半疑,但想到和秀兰的日子,还是决定一试。郎中给了他一些黑乎乎的药丸,叮嘱他按时服用,还教了他一些强身健体的法子。

栓子照着做了,起初也没觉得有啥特别,可渐渐地,他感觉自己有了变化。那方面的能力竟真的慢慢恢复了。秀兰察觉到栓子的改变,心里又惊又喜,两人的感情也愈发深厚,日子过得愈发甜蜜。

然而,村里总有些爱嚼舌根的婆娘和汉子。有一回,秀兰去村口的井边打水,老远就听到几个婆娘在那叽叽喳喳。其中一个尖着嗓子说:“诶哟,你们听说没,秀兰家那口子现在可生猛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啥仙丹哟。”另一个婆娘捂着嘴笑:“那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秀兰有啥独门秘方,把栓子伺候得服服帖帖。”周围的人哄笑起来,说的话一个比一个荤。

秀兰的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耳根,她低着头,匆匆打了水就往家走。身后那些笑声就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回到家,秀兰把这事告诉了栓子,又羞又气。栓子听了,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安慰秀兰别往心里去,说这些人就是闲得没事瞎咧咧。

可从那以后,秀兰每次出门都有些不自在,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她和栓子的感情却并未因此受影响,反而更加坚定。他们知道,日子是自己过的,只要两人齐心,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慢慢地,村里人的闲话也少了,秀兰和栓子继续过着他们平淡却幸福的日子。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椽笔轻摇,赐墨留玉,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

现代诗歌,歌词

译诗,译文

文学评论

散文随笔,小说,等等

欢迎长期赐稿

或加主编微信投稿

主编微信:ym153811241)

投稿要求

要求原创首发

杜绝一稿多投

请以doc、docx文档编辑,不带任何格式

随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清晰近照2-3张

投稿自愿,文责自负

来稿不退,7天内未被采用,请自行处理

特别说明

敬请关注本平台,不关注不接受投稿

为便于联系,投稿后请速加主编微信

原则上,阅读量不满100,则不再接受下一次投稿

欢迎洽谈相关合作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传播正能量共创正平台

无限精彩,尽在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