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深夜的海文大桥上,一辆黑色SUV静静停在应急车道,双闪灯闪烁。
车窗半开,驾驶座空无一人。三天后,一位32岁的民航副机长被报失踪。
警方调查发现,他失踪前刚参加完机长晋升考试。
然而,当女友崩溃痛哭说出真相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01
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的一处小区监控,记录下了孙某最后的身影。画面中,这位32岁的民航副机长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轻轻摆动,步伐轻快地走出铁门。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最后消失在夜色中。
没人知道,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里。
“那天下午的飞行模拟考试,孙队长表现得不太正常。”同事李明回忆道。以往沉稳老练的他,竟然在着陆环节出现了明显失误。考试结束后,孙某独自在模拟机舱里坐了整整两个小时。
“我进去看他的时候,他盯着操纵杆发呆,嘴里只说了一句‘我不甘心’。”李明说着摇了摇头,“这不像他的风格。”
航空公司的监控显示,下午5点03分,孙某走出办公大楼。他在停车场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眼大楼,眼神里带着说不清的情绪。这个细节,直到事后调查时才被人注意到。
杨女士坐在警局里,声音哽咽:“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不回家吃饭了,要自己待会儿。我以为他是因为考试的事心情不好,就没多问。”她停顿了一下,“谁知道,这竟然是他最后一通电话。”
深夜里,杨女士辗转难眠,一遍遍拨打男友的电话。电话从“嘟嘟”响着变成无人接听,最后直接提示已关机。她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第二天清晨,航空公司打来电话,询问孙某为什么没去上班。杨女士的手机“咣当”一声掉在地上。那一刻,她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
“孙某是我们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飞行经验丰富,从不无故缺勤。”航空公司人事主管王经理说,“八年来,他从未出现过任何纪律问题。”
警方很快介入调查。通过手机信号定位,他们在海文大桥发现了孙某的黑色SUV。车停在应急车道上,双闪灯仍在闪烁,车窗半开,驾驶座空无一人。座位上扔着一部已经关机的手机。
诡异的是,桥上那段监控摄像头,恰好在前几天的台风中损坏,还未来得及修复。
孙某就这样凭空消失了,如同人间蒸发。没有打斗痕迹,没有求救信号,甚至连一张字条都没有留下。
整座城市开始流传各种猜测。有人说看到桥边有可疑人员,有人猜测是跳海轻生。但真相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
而此时的杨女士,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揭开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秘密。
02
深夜的海文大桥上,海风呼啸。货车司机陈强第一次看到那辆黑色SUV时,是凌晨两点。车子停在应急车道上,双闪灯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当时以为是车坏了。”陈强放慢车速瞥了一眼,“但车窗开着,驾驶座上一个人都没有。”
他踩下刹车,倒车回看。桥上除了呼啸的海风,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感让他背后发凉,赶紧开车离开。
第二天傍晚,陈强又路过这里。那辆SUV依然停在原处,双闪灯执着地闪烁着。车窗还是半开,驾驶座空空荡荡。
“不对劲。”他皱起眉头,“正常人不会把车停在这里这么久。”
第三天中午,车还在那里。这次陈强停下车,仔细检查。车身完好,没有任何碰撞痕迹。驾驶座上扔着一部手机,已经没电关机。后视镜上挂着一个航空公司的工作证。
他立即报了警。
“接警后我们马上赶到现场。”专案组组长张警官说,“车辆登记在孙某名下,一名民航副机长。”
警方调取监控时,发现了蹊跷之处。海文大桥上原本安装了36个高清监控,覆盖每一个角落。但孙某失踪的那段路段,所有摄像头都在三天前的台风中损坏。
“太巧合了。”技术科李工摇头,“这些摄像头都是防风防雨设计,从未出现过全部同时损坏的情况。”
更诡异的是,其他路段的摄像头完好无损。损坏的区域,刚好是孙某最后出现的地方。
警方在车内发现一个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一串数字。但这串数字既不是电话号码,也不是银行账号。
夜幕降临,桥上的警灯闪烁。搜救人员在桥下水域打捞,却一无所获。海面平静如镜,仿佛从未有人跳下。
“这不像是一起简单的失踪案。”张警官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浓雾,“孙某为什么选择这里?为什么偏偏是监控损坏的时候?”
第四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主动找到警方。他声称在案发当晚,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那天晚上我骑车经过大桥,远远看到一个人影站在栏杆边。”目击者的声音发抖,“但等我骑近时,那人影就不见了。”
这个证词,让案件朝着更加扑朔迷离的方向发展。而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他带来的消息,让整个调查组震惊不已。
03
案件调查进入第五天。警方在海文大桥附近走访了上百户居民,却始终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
“那天晚上风很大,谁也没注意桥上发生了什么。”桥头的老李抽着烟说。他住在这里二十年,从未见过这么蹊跷的事。
搜救队在海域中打捞了三天三夜。潜水员一次次潜入漆黑的海底,却连一片衣角都没找到。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一位自称姓郭的年轻人匆匆赶到警局。他的脸色发白,手指不停颤抖。
“我当时就在现场。”郭先生深吸一口气,“可我不确定说出来会不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危险。”
专案组闻言,立即将他带到审讯室详细询问。郭先生的证词,让整个案情出现了转机。
“那天晚上11点20分,我骑电动车经过大桥。远远看到一辆黑色SUV停在路边,还以为是车抛锚了。”郭先生回忆道,“但走近后,我看到一个穿深色夹克的男人正冲着车里咆哮。”
“他说话带着北方口音,走路时左腿微跛。最让我害怕的是,他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
这个描述立即引起了警方注意。技术科小张拿出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你看这个人,是不是和你看到的很像?”
郭先生盯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身影,猛地站了起来:“就是他!就是这个走路姿势!”
警方循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发现一个惊人的细节。在孙某失踪前一周,一辆黑色面包车频繁出现在他的活动轨迹附近。
公司停车场、家门口、健身房…这辆车牌号为贵B8877的面包车,如影随形地跟着孙某。
“驾驶员很专业。”技术科小张说,“他懂得保持安全距离,避开监控死角。”
更重要的发现是,在孙某的办公电脑里,技术人员找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破解后发现里面都是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和符号。
就在这时,航空公司的王经理突然想起一件事。去年有个因重大安全隐患被开除的员工,也是走路带跛。他被开除后,曾扬言要报复。
“他叫刘东。”王经理翻开人事档案,“被开除时正好是孙某参与调查的那起事故。”
案情似乎出现了突破口。但没人注意到,杨女士听到这个名字时,脸色突然变得煞白。
她颤抖着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场景,足以让所有人震惊。
04
杨女士双手颤抖着,将那张照片放在桌上。照片上是一张银行转账记录:过去三个月,孙某总共向一个陌生账户转了近二十万元。
“他把积蓄都掏空了,还跟朋友借了钱。”杨女士哽咽着说,“那天晚上我无意中看到他的手机,全是陌生号码发来的威胁短信。”
她从手机里调出备份的截图。“我知道你在哪”,“你躲不掉的”,“这是你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