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月30日
贵阳越界影城将宠粉进行到底!
活动丰富,精彩不断
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来自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铜仁市碧江区以及黔南州罗甸县、平塘县、龙里县、三都县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此集中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镇宁自治县的演出团队身着盛装,手持板凳,相击而舞,轻快灵动的苗族非遗《板凳舞》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还表演了布依族舞蹈《糠包情话》,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碧江区的演出团队紧随其后表演土家族《摆手舞》,以整齐划一的舞步展现古老的农耕场景;展示独特的刺绣艺术——叶脉绣,以叶为布、以针作画,把传统技艺与艺术表演结合起来,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匠心之美。
黔南州四县的演出团队轮番上阵,将活动推向高潮。罗甸县的《织布舞》以30名演员的强大阵容,还原布依族传统织布场景,舞蹈中还与观众互动,赠送红鸡蛋、荷叶粑、五彩糯米饭,赢得阵阵欢呼。
龙里多元编排赢得观众喝彩。三都县呈现了国家非遗项目水族双歌,用通俗易懂的地方民族语言和曲调诉说着水族古老的历史文化;随后,水族孩子们展示了原生态舞蹈《摇马铃》。
平塘县带来国家级非遗《毛南族打猴鼓舞》和省级非遗《八音弹唱》,表演者以激昂鼓点与悠扬器乐展现毛南族的独特文化魅力,火热的表演为整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3月30日,来自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和贵州村歌队的35名演员在越界影城演出。
演出现场,演员们身着民族特色服饰,以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形式演绎男女混声侗族大歌《天地人间充满爱》、尚重琵琶歌《丢歌不见常相思》、洪州琵琶歌《晚辈要把老人敬》、木叶歌《过去情谊永记我心窝》等歌曲,跳起芦笙舞《欢乐侗寨》,随后以踩歌堂《民族团结万年青》收尾。
在互动环节中,观众周德贵获赠侗族刺绣背带。他说,在越界影城,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侗族文化的震撼。从服饰到歌舞,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揣摩。
越界影城的周末舞台让非遗艺术走出深山、走进城市,不仅实现了文化空间的转换,更在当代社会找到了新的对话方式。
本次演出团队汇聚了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侗族武术等多个非遗项目的29位传承人,这些“活态文化基因库”的守护者们,让古老的侗族文化在现代剧场焕发新生。
除了各地的民族文化展示,现场的越界集市上还有各地的美食和特产,镇宁非遗波波糖、绿茶、剪粉引得市民、游客排队尝鲜;铜仁的朱砂手链与挂饰流淌着千年辰砂文化,叶脉绣制成的书签、团扇以植物脉络定格山水诗意;
三都水族马尾绣制成的蝴蝶胸针、吊坠把非遗技艺化作时尚单品,指尖翻飞间传承千年纹样。市民、游客穿梭于市集,或品味舌尖上的贵州风情,或选购独具民族美学的文创手作,非遗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来自广西的游客黄悦说:“这场演出不仅让我感受到贵州人的热情,更触摸到了多元民族文化的神奇美妙。”
以歌舞为媒、以技艺为桥,从县域小舞台到省城大平台,贵州各地正将“各美其美”的民族文化基因熔铸成“美美与共”的贵州文化新图景,向全国观众展现贵州非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也为春日的贵阳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亮色。
声明
以上信息、图片综合自
@爽爽贵阳、@文昌云岩、@贵阳日报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