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吃药的时间到了,"王迎春轻轻推开房门,手里端着一杯温水和几片药片,"医生说了,这个降压药一定要按时吃。"
孙国强抬起布满皱纹的脸,眼里闪烁着不耐烦:"放那儿吧,我待会儿自己吃。"
声音沙哑却透着固执,他目光移向窗外,仿佛那里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风景。
王迎春摇摇头,坚持站在床边:"不行,我得看着您吃下去,上次您又偷偷扔了。这可是关系到您的健康,三位小姐特意嘱咐我要盯着您吃药的。"
01
孙国强今年已经七十二岁,是城东退休多年的国营厂工程师。
在那个年代,他可是响当当的技术骨干,参与过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为国家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的办公桌抽屉里,至今还珍藏着几枚泛黄的奖章,那是他年轻时的骄傲和荣光。
去年,他的妻子李桂珍因肺癌去世,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这栋老旧小区的两居室里。
他们相濡以沫四十多年,李桂珍照顾了他大半辈子,突然离世的打击让他一度卧床不起,身体状况迅速恶化。
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各种老年疾病接踵而至,仿佛在妻子离开后,他的身体也失去了继续坚强的理由。
每天清晨醒来,面对空荡荡的另一半床铺,孙国强总是恍惚地以为妻子只是去买菜了,马上就会回来。
可现实却残酷地提醒着他,那个细心照顾他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爸,您得找个人照顾您,我们三姐妹工作都忙,不可能天天过来。"大女儿孙丽华坐在沙发上,耐心地劝说着倔强的父亲。
她四十五岁,在市医院当护士长,工作繁忙,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医疗和管理事务。
孙国强倔强地摆摆手,脸上写满了拒绝:"不需要,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又不是残废了,还用不着别人伺候。"
孙丽华看着父亲消瘦的身影,心疼不已。
从前那个意气风发、声如洪钟的父亲,如今已经变得骨瘦如柴,连说话的声音都减弱了不少。
二女儿孙丽芳叹了口气:"爸,您上周差点摔倒在厕所,要不是我刚好来看您,后果不堪设想。"
她是中学教师,虽然工作相对轻松,但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同样分身乏术。
"就是,爸,"小女儿孙丽娟附和道,"您就别逞强了,就当是为我们省心,行吗?"
作为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孙丽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经常要出差,更是无法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
孙国强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老年斑的手,默默不语。
他明白女儿们的担忧,也知道自己确实需要帮助,但接受别人的照顾对他这样一个骄傲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爸,"孙丽华握住父亲的手,语气柔和了些,"您想想,如果妈妈在天上看到您这样不顾身体,该多难过啊。"
提到妻子,孙国强的眼圈红了。
沉默良久,他终于勉强点了点头:"行吧,但必须是正规公司的,年纪大点的,有经验的。我可不想家里来个毛丫头,什么都不懂还得我教她。"
三姐妹相视而笑,总算说服了固执的父亲。
接下来的几天,孙丽华联系了几家正规的家政公司,详细询问护工的资质和经验。
经过层层筛选,三十六岁的王迎春进入了她们的视线。
王迎春是个离异女性,在松鹤养老院工作过五年,后来转做私人护工,经验丰富,各方面评价都不错。
她有护理证和营养师证,还会一些基础的医疗护理知识,正是孙家需要的人选。
初次见面的那天,孙国强坐在客厅里,神情严肃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未来的护工。
王迎春给人的印象是干净利落,一头短发利落地剪到耳际,皮肤保养得当,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她穿着简单的浅蓝色上衣和深色长裤,不施粉黛,却透着一种干练的气质。
"孙爷爷,我叫王迎春,从今天开始负责照顾您的饮食起居。"王迎春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声音不高不低,恰到好处。
孙国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眉头略微舒展:"你以前干过这行?"
"是的,我在松鹤养老院工作了五年,后来又做了两年私人护工。"王迎春递上自己的证件和简历,"我有护理证和营养师证,基本的医疗护理也会一些。"
孙丽华接过简历,仔细查看后满意地点点头:"爸,王阿姨的资质挺不错的,您看行吗?"
孙国强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证书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能力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检验。
王迎春似乎看出了老人的心思,微微一笑:"孙爷爷,您先观察我几天,如果不满意随时可以换人。我只希望能尽我所能,让您生活得舒心一些。"
这番真诚的话语稍稍打动了孙国强的心,他点点头:"那就先试试吧。"
就这样,王迎春正式入住孙家,开始了她的护工生涯。
02
她住在次卧,而孙国强则住在主卧。
王迎春的工作内容包括准备三餐、打扫卫生、陪老人散步、提醒吃药、必要时提供简单的医疗护理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迎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她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还能根据孙国强的口味和身体状况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
更重要的是,她善于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保持安静。
"孙爷爷,这是我做的莲子百合粥,清热又养心,您尝尝。"一天早晨,王迎春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进卧室。
孙国强接过碗,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味道不错,比医院的好多了。"这是他近来少有的赞美。
"您喜欢就好,"王迎春微笑道,"明天我再做些糯米丸子,我记得您说过喜欢吃。"
"你还记得?"孙国强有些惊讶,他只是在几天前闲聊时随口提到过。
"当然记得,您说您小时候奶奶做的糯米丸子最好吃,尤其是里面包红豆沙的那种。"王迎春认真地回答。
孙国强内心一暖,不由得多看了这位护工几眼。自从妻子走后,似乎很少有人这样细心地关注他的喜好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孙国强渐渐放下戒备,接受了王迎春的存在。
王迎春也从最初的拘谨变得自如,两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默契。
每天傍晚,王迎春会陪孙国强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听他讲述年轻时的故事。
孙国强年轻时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参与过多项重要项目,甚至获得过省级奖项。
每当谈起往事,老人的眼中都会闪烁出光芒。
"那时候我们厂是全市最大的国企,上万人呢!我带的技术团队可是响当当的,厂领导都得给三分面子。"孙国强说起往事时,腰板总是不由自主地挺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
"您那时候一定很帅气吧?"王迎春笑着问。
"那是!"孙国强得意地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当年追我的姑娘可不少,但我就看上了你们李阿姨。她那时候在厂医院当护士,长得可俊了,温柔又贤惠。"说到已故的妻子,老人的眼神又黯淡下来。
王迎春适时地转移了话题:"孙爷爷,您当年是怎么解决那个技术难题的?上次您说到一半,我很好奇后来怎么样了。"
孙国强眼睛一亮,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光辉历史"。
王迎春总是认真倾听,适时地提出问题,让老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这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让孙国强逐渐恢复了生活的热情。
某天晚上,孙国强突然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遗憾:"要是我有个儿子就好了,我这一身的工程技术知识都没人传承。"
王迎春轻声回应:"您三个女儿不是都很优秀吗?大女儿在医院当护士长,二女儿是老师,小女儿也在大公司工作。"
孙国强摇摇头,语气中充满了传统男性的思维:"不一样啊,女孩子终归是要嫁人的。我们老孙家祖上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手艺,到我这儿就断了。"老人的声音中充满了落寞。
王迎春沉默了一会,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应。
最终,她只是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背,表示理解和安慰。
三个月过去,孙国强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
他开始定期到小区的棋牌室去下象棋,偶尔还会参加一些退休职工的聚会。
这些变化都被三个女儿看在眼里,她们对王迎春的工作非常满意,工资从最初的四千元涨到了五千元。
"王阿姨,真是太感谢您了,"孙丽华衷心地说,"自从我妈走后,爸爸就像变了个人,现在总算恢复了一些。"
王迎春微笑着回应:"这是我应该做的,孙爷爷其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就是有点固执。"
"那是您没见过他年轻时的样子,"孙丽芳笑着说,"那可真是'一根筋',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孙丽娟也点点头:"爸爸这人就是太要面子,明明需要帮助却不肯开口。还好有您在,我们才能安心工作。"
王迎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表情,但很快恢复了平静:"照顾老人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能看到孙爷爷一天天好起来,我也很高兴。"
春节前夕,三姐妹决定回家陪父亲过年。
虽然她们平时也会轮流来看望父亲,但像这样三人同时回家过年,还是妈妈去世后的第一次。
她们想给父亲一个温馨的团圆节,也想借此机会好好谢谢王迎春的辛勤付出。
03
大年三十的早晨,孙丽华来到厨房帮王迎春准备年夜饭的食材。
两人一边切菜一边聊着天,气氛融洽。
"王阿姨,听说您之前还在养老院工作过?"孙丽华随口问道。
"是啊,在松鹤养老院工作了五年。"王迎春一边洗菜一边回答。
"那您为什么后来会改做私人护工呢?在养老院工作不是更稳定吗?"
王迎春的手微微一顿,然后继续洗菜:"养老院的工作太辛苦了,一个人要照顾好几位老人,而且经常要值夜班。做私人护工虽然收入不稳定,但能专心照顾一个人,也更有成就感。"
孙丽华点点头,正想继续问些什么,突然发现王迎春的脸色变得苍白,她捂着嘴急匆匆地跑向卫生间。
"王阿姨,您没事吧?"孙丽华关切地跟了过去。
几分钟后,王迎春从卫生间出来,脸色依然不太好看:"没事,可能是昨晚吃坏了东西。"
作为医院护士长的孙丽华职业敏感地观察着王迎春的状态——脸色苍白、轻微的浮肿、明显的疲惫感,再加上突然的呕吐...
这些症状联系起来,让她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王阿姨,您最近是不是胃口不太好?会不会经常感到恶心、想吐?"孙丽华试探性地问道。
王迎春明显愣了一下,然后迅速摇头:"没有,就是今天突然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太忙了,没休息好。"
孙丽华没有继续追问,但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强。
她注意到,王迎春这段时间确实比以前胖了一些,尤其是腰腹部,而且常常显得疲惫不堪。
这些都是孕期的典型表现。
趁王迎春去超市买东西的空档,孙丽华悄悄进入了她的房间。
作为护士长,这种行为显然有违职业道德,但作为一个担心父亲被骗的女儿,她觉得自己有必要了解真相。
在王迎春的抽屉里,孙丽华发现了一盒孕期维生素和一张医院的B超单。B超单上清晰地显示:孕12周,预产期在七个月后。
"这怎么可能?"孙丽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手中的B超单仿佛烫手的山芋。她立刻把两个妹妹叫到一边,告诉她们这个惊人的发现。
"你是说王阿姨怀孕了?"孙丽芳难以置信,"她不是离异多年吗?现在也没听说她有男朋友啊!"
"会不会是她前夫的?"孙丽娟试图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姐妹面面相觑,一个可怕的想法同时浮现在她们脑海中。
"不会是爸爸..."孙丽娟犹豫地说出了大家都不敢想的可能性。
"别胡说八道!"孙丽华厉声制止,"爸爸都七十二岁了,怎么可能..."她的声音逐渐弱了下去,因为她知道,从医学角度来说,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那怎么办?直接问爸爸吗?"孙丽芳不安地问。
孙丽华思考了一会:"先别惊动爸爸,我们观察几天,看看有没有什么端倪。如果真有问题,再找个合适的时机问清楚。"
三姐妹达成共识后,开始暗中观察父亲和王迎春的互动。
她们发现,两人之间确实有一种异常的亲密感。
孙国强看王迎春的眼神充满关爱,而王迎春对孙国强的态度也比普通护工更加体贴入微。
更令她们惊讶的是,父亲居然开始关心婴儿用品、育儿知识等以前从不会注意的事情。
晚上,年夜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凝重。
孙国强似乎察觉到了女儿们的异常,不停地问:"你们怎么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有什么心事?"
三姐妹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
餐桌上的氛围越来越尴尬,最终,孙丽华忍不住了,她拿出那张B超单放在桌上:"爸,您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餐桌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孙国强身上。
老人看了看B超单,又看了看满脸羞愧的王迎春,深吸一口气。
"是我和小王的孩子。"他平静地说,仿佛在谈论天气。
三姐妹如遭雷击,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她们虽然有所怀疑,但心底里还是希望这只是一个误会。
现在听到父亲亲口承认,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爸!您疯了吗?您都七十二岁了!"孙丽华激动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
孙国强面不改色:"我年纪大不假,但身体还硬朗着呢!再说了,这是我的私事,我有权做自己的决定。"
"私事?"孙丽芳也怒了,"您这是要把我们全家的脸都丢尽了!您想过我们的感受吗?"
孙丽娟红着眼睛问:"王阿姨,您是什么时候和我爸爸...那个的?您不觉得这样做很不道德吗?"
王迎春全程低着头,不敢看三姐妹的眼睛。
当孙丽华质问她是否是为了孙家的财产时,她才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我真的是爱上了孙爷爷,不是为了钱。"
"爱?"孙丽华冷笑,"您比爸爸小三十多岁,您觉得会有人相信这是真爱吗?"
孙国强猛地拍桌而起:"够了!你们没资格这样对小王说话!我思考很久了,自从你们妈走后,我一直感到孤独。小王给了我新的生活希望。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得到一个儿子,传承我们孙家的血脉。"
"爸,您不觉得荒唐吗?您这个年纪..."孙丽芳试图讲道理。
"我这个年纪怎么了?"孙国强倔强地反问,"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不至于什么都做不了!"
孙丽娟哭着说:"爸,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们想想啊。您这样我们以后怎么见人?"
一场激烈的争吵在这个本该团圆的夜晚爆发了。
争吵中,王迎春始终保持沉默,只是偶尔擦拭眼泪。
最终,孙丽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爸,我们不干涉您的私生活,但我有一个条件——等孩子出生后必须进行亲子鉴定,以确认孩子的亲生父亲。"
孙国强脸色铁青:"你是怀疑小王?还是怀疑你老子?"
"不是怀疑,是为了确保一切公平公正。"孙丽华坚持道,"您想想,如果孩子真的是您的,那我们就是他的姐姐,理应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但如果不是..."
孙国强虽然对女儿们的不信任感到愤怒,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随便你们,反正孩子肯定是我的!"
说完,他怒气冲冲地回到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
04
年夜饭在一片尴尬和沉默中结束了。
王迎春默默地收拾着餐桌,三姐妹则在客厅低声商量对策。
"我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孙丽娟擦着眼泪说,"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
孙丽芳叹气:"可能是妈妈走后,他太孤独了,所以才会被人钻了空子。"
孙丽华沉思片刻:"我们暂时不干涉爸爸的决定,但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如果那个王迎春真有什么不良企图,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接下来的几个月,孙家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孙国强对王迎春更加体贴,甚至开始张罗婴儿房的布置。
三姐妹则轮流来家里"探望",实际上是监视王迎春的一举一动。
王迎春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仍然尽职尽责地照顾着孙国强的起居,但明显比以前更加疲惫。
孙国强常常让她早点休息,自己则兴致勃勃地研究育儿书籍。
"小王,你看这本书上说,婴儿出生后前三个月最好喝母乳,对发育好。"孙国强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翻阅着书籍。
王迎春微笑着点头:"嗯,我会尽量母乳喂养的。"
"如果是男孩,我想给他取名叫孙传宗,寓意传承祖宗的血脉。"孙国强憧憬地说。
"好名字,很有意义。"王迎春温柔地回应。
这一幕被路过的孙丽芳看在眼里,心中既心疼又愤怒。
她不明白父亲为何会如此执迷不悟,甘愿被一个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女人欺骗。
在她看来,王迎春的怀孕简直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孙家的财产。
"爸,您认真考虑过这个孩子出生后的情况吗?"一天,孙丽芳终于忍不住问道,"您都七十多岁了,能照顾一个婴儿吗?等孩子大一点,您能陪他上学、踢球吗?"
孙国强不以为然:"我现在身体好着呢,再活个十年八年没问题。再说了,孩子有他妈妈呢,还有你们三个姐姐,怎么会没人照顾?"
"爸,您太天真了!"孙丽芳激动地说,"您想过没有,如果那个孩子不是您的呢?您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孙国强勃然大怒:"闭嘴!我不许你这样说小王!她是个好女人,不像你们,只会怀疑别人!"
孙丽芳被父亲的态度伤透了心,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爸,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已经无法理智思考了。我只希望您不要等真相大白时,才后悔莫及。"
这样的对话在孙家经常上演,但无论三姐妹怎么劝说,孙国强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
他坚信王迎春是真心爱他的,孩子也一定是他的亲生骨肉。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孙国强变得越来越兴奋和紧张。
他购买了婴儿床、婴儿车和各种婴儿用品,把家里布置得像个婴儿乐园。
三姐妹看在眼里,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我真怕爸爸受到伤害,"孙丽娟担忧地对姐姐们说,"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如果真相与他的期望不符,他会受不了的。"
孙丽华安慰妹妹:"别担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陪在爸爸身边,帮他度过难关。"
05
七个月后,王迎春的预产期到了。
一天深夜,她突然感到阵痛,孙国强紧张地叫了出租车,连忙送她去医院。
在去医院的路上,王迎春痛得脸色苍白,紧紧抓住孙国强的手不放。
"坚持住,马上就到医院了。"孙国强安慰她,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紧张。
到达医院后,王迎春被立即送进产房。
孙国强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不停地踱步,脸上的皱纹因为担忧而更加深刻。
三姐妹接到消息后也匆匆赶到医院。
看到父亲焦虑的样子,她们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不认同父亲的选择,但此刻,她们更多的是担心父亲的健康。
"爸,您别太紧张,对心脏不好。"孙丽华关切地说,一边扶着父亲坐到产房外的长椅上。
孙国强的目光始终没离开产房门,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膝盖:"小王第一次生孩子,肯定很疼。你们说...会不会有危险?"
孙丽芳叹了口气:"产科医生很专业的,您放心吧。"尽管心中仍有不满,但父亲脸上的担忧还是触动了她。
几个小时后,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护士推着一个小婴儿床走了出来。
"恭喜您,是个健康的男孩,六斤八两。"护士微笑着宣布。
孙国强一下子站起来,老泪纵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过婴儿的脸颊,仿佛触碰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我有儿子了...我孙家有后了..."老人激动地喃喃自语,整个人像是年轻了十岁。
三姐妹站在一旁,复杂的情绪在心中翻腾。
看着父亲喜悦的面容,她们不忍心此刻提及亲子鉴定的事情。
护士告诉他们,王迎春很累,需要休息,婴儿需要留在新生儿室观察。
孙国强依依不舍地看着被推走的婴儿,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
"爸,您也该休息一下了,我们明天再来。"孙丽华劝道。
孙国强却坚持要留在医院:"不,我要在这里守着小王和孩子。你们回去吧,别担心我。"
三姐妹对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们轮流留下来陪父亲,确保他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第二天早晨,孙丽华按约定来到医院,替换守夜的孙丽芳。
看到孙丽华,孙国强兴奋地拉着她的手,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喜悦:"丽华,你来看看你弟弟,多可爱啊!"
孙丽华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心中却在暗自思量如何提出亲子鉴定的事情。最终,她决定直截了当地谈这件事:"爸,我们说好的,要做亲子鉴定。"
孙国强的笑容瞬间凝固,脸上浮现出不满和愤怒:"急什么?让孩子和他妈妈好好休息几天再说。你看那孩子,眉眼多像我年轻时!"
"爸,您答应过的..."孙丽华坚持道,"亲子鉴定只需要采集一点点口腔黏膜,对孩子没有伤害。"
长达半小时的争论后,在三姐妹的坚持和王迎春的意外支持下,孙国强勉强同意进行亲子鉴定。
"让他们做吧,这样大家心里都有个数。"王迎春轻声说,脸色仍然苍白,但眼神中透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当天,在医院的协助下,孙丽华为婴儿和孙国强采集了DNA样本,送往市里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孙国强对此非常不满,甚至威胁要和女儿们断绝关系,但王迎春却意外地显得平静,甚至有些释然。
"为什么你不生气?"当三姐妹离开后,孙国强不解地问王迎春。
王迎春低头抚摸着熟睡的婴儿,声音很轻:"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感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和疼爱。"
"什么叫'无论结果如何'?"孙国强敏锐地捕捉到她话语中的异常,"难道你也怀疑这孩子不是我的?"
王迎春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握住了老人的手:"人生变数太多。"
这番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孙国强心中升起一丝不安,但他很快压下了这种感觉,坚信孩子一定是自己的血脉。
等待鉴定结果的日子里,孙国强迫不及待地准备迎接新生命。
他在医院住了下来,寸步不离王迎春和孩子。他购买了更多婴儿用品,甚至开始筹划一个盛大的满月酒。
"我要让全小区的人都知道,老孙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他兴奋地对王迎春说,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王迎春微笑着点头,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和愧疚。
两周后,鉴定结果出来了。孙丽华亲自从机构取回了报告,然后叫上两个妹妹一起去医院。王迎春和婴儿已经出院,回到了孙国强家中。
孙国强正在家中客厅的摇篮前逗弄婴儿,见到三个女儿进门,脸上露出了笑容:"来看你们弟弟啊?快过来,他刚睡醒,正精神着呢!"
"爸,鉴定结果出来了。"孙丽华拿着信封站在客厅中央,脸色凝重,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孙国强闻言抬起头,表情突然严肃起来:"什么结果我心里清楚得很,不用看了!这孩子姓孙,叫孙传宗!"
王迎春坐在一旁,低着头,脸色苍白,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修长的手指用力到发白。
孙丽华深吸一口气,打开信封,取出报告,声音轻但清晰:"根据DNA亲子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