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钻石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

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宣布对旗下大部分产品实施10%-15%的调价,这是该集团继同年前期下调原钻价格10%后,年内的第二次重大价格调整。彭博社分析指出,这种连续降价行为标志着传统钻石巨头维持价格底线的策略已彻底失效。


这种价格崩塌在消费端呈现连锁反应。近期上海辜女士的消费选择颇具代表性——她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竞拍价值百万的天然钻石耳饰失利后,转而选择国内培育钻石品牌“柘光ZG DIAMOND”进行1:1定制。

其定制的9克拉培育钻不仅达到VVS级净度和D级颜色,整体成本虽价值20w左右,但仅相当于同级别天然钻石的20%。"未来我的百万珠宝预算将优先考虑培育钻石。"辜女士的消费转向,折射出高端消费群体对天然钻石的价值认知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市场震荡的背后,是培育钻石技术的双重突破。

从供给侧看,2022年初至今培育钻石毛坯价格累计下跌85%,1克拉成品钻价格较峰值回落超80%。技术进步使得培育钻石的物理特性与天然钻石已难分伯仲,而生产成本仅为后者的30%左右。

在需求侧,据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首饰市场规模突破12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8%,其中婚庆市场渗透率已达18%。

这种结构性变革正在重塑全球钻石产业格局。河南作为全球培育钻石产业高地,2023年人造钻石产量同比增长19%,占全国总产量的80%。其中柘城县年产400万克拉的规模,已形成涵盖设备制造、毛坯生产、切割加工、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产培育钻石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通过上述提及的"柘光"等高端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其中东、欧美订单量年增幅达45%。

公开资料显示,以柘光为代表的河南钻石企业,正在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颠覆传统市场。其大克拉定制、DNA纪念钻、智能镶嵌系统,已吸引超20万高端客户咨询。其上线京东、天猫等国内主流线上平台首月,即突破百万成交,3克拉以上订单占比超50%,成为仅次于知名奢侈品大牌的全店成交品牌


上海地产高管周先生的消费案例颇具说服力。他为妻子定制的6克拉钻戒采用VVS级净度、D色钻石配18K金戒托,总价仅不到8万元。"朋友说这种品质的天然钻戒至少要七位数,而柘光的定制服务让我实现了'克拉自由'。"周先生表示。

根据柘光在淘宝与京东平台客服的反馈,近期市场展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动态。一方面,以周先生为代表的传统大克拉钻石爱好者群体的订单量出现了显著增长;另一方面,寻求钻石消费“新体验”的消费者数量更为突出,这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创新性和多元化特征。

这种需求裂变在个性化服务端催生出现象级产品。25岁的深圳白领张女士在柘光定制的"DNA培育钻石",创新性地将纪念属性注入珠宝消费——柘光技术人员从其珍藏的宠物毛发中提取碳元素作为晶种,最终培育出承载特殊情感的2克拉粉钻。


张女士发布在社交媒体后,引发过万条定制咨询,其中70%诉求涉及爱情信物、家族传承等情感场景。“虽然DNA培育形式、彩钻形式相较普通白钻培育定制价格稍高,类似张女士的同款2克拉粉钻钻戒需要4w左右,仍有大批消费者愿意买单,他们说这是为浪漫付费。

行业专家指出,培育钻石的崛起本质上是消费民主化的体现。当"钻石恒久远"的营销神话被技术突破瓦解,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价值判断。郑州钻石交易所首席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3-5克拉培育钻石将成主流婚庆选择,而天然钻石或将退回收藏投资领域。"

在这场静默的产业革命中,中国制造正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随着河南钻石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全球珠宝行业的权力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

当西方巨头还在为库存压力焦头烂额时,中国钻石企业已手握打开新消费时代的密钥。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变局,终将改写延续百年的钻石商业法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