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在我们印象中,一直都是一片金黄、干燥、寸草不生的地方。然而,沙漠雾凇奇观,却让我们看到了沙漠的另一面。冰晶和雾气在沙漠中凝结,形成了壮观的雾凇景观,有时沙漠结冰,让沙漠变得如仙境一般。
在高考地理中,沙漠结冰是一个涉及气候、地形和自然现象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一、沙漠结冰的条件
1. 温度条件
(1)极端昼夜温差:沙漠地区白天高温(如夏季可达40℃以上),但夜间因缺乏植被和水体保温,地表辐射冷却强烈,冬季夜间温度可能骤降至0℃以下,导致结冰。
(2)冬季低温:温带沙漠(如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可能低于0℃,地表或浅层水会结冰。
2. 水分条件
沙漠虽然干旱,但并非完全无水。冬季偶有降雪或短暂降水,或地表存在少量积水(如绿洲、季节性河流),可能在低温下结冰。
二、沙漠结冰的典型案例
1. 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1)位于温带内陆,冬季寒冷(1月均温约-10℃),夜间地表常结冰。
(2)沙漠中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冬季可能出现冰封现象。
2. 戈壁沙漠
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气温极低,地表水和浅层土壤水结冰。
三、地理原理分析
1. 沙漠气候的特殊性
(1)沙漠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但温差极大,冬季低温条件可能满足结冰。
(2)沙粒的比热容小:白天吸热快,夜间散热快,加速降温。
2. 地表覆盖的影响
沙漠地表无植被覆盖,夜间长波辐射强烈,热量散失快,易形成逆温层。
3. 局地水体的作用
绿洲、盐湖或地下水渗出区域可能在低温下形成冰层。
四、高考常见考法
1. 选择题
(1)例: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季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结冰/暴雨)
(2)答案:结冰(注意区分热带沙漠与温带沙漠的差异)。
2. 简答题
(1)例:分析沙漠地区夜间地表结冰的原因。
(2)答题要点:
① 沙漠昼夜温差大,夜间辐射冷却强烈;
②冬季冷空气影响,气温低于0℃;
③地表沙粒比热容小,散热快;
④少量水分的存在(如露水、积雪)。
五、易错点提醒
1.误区:认为“沙漠全年高温,不可能结冰”。
2.纠正:热带沙漠(如撒哈拉)极少结冰,但温带沙漠(如中国西北)冬季寒冷,结冰是正常现象。
六、拓展知识
1.霜冻与冰的区别:沙漠夜间可能因水汽凝结形成霜(白色冰晶),而非液态水结冰。
2.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沙漠冬季低温减少,结冰现象减弱。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需掌握沙漠气候的复杂性,结合具体案例和地理原理,灵活应对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