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牧地之战后,清军顺利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刘锦棠乘胜追击,率领兵再破昌吉,呼图壁等地,残存的阿古柏军纷纷夺路难逃。左宗棠原本认为敌军会往南投奔阿古柏,如此一来,刘锦堂便能够顺势向南逼近托克逊,还打算让张曜和徐战彪从哈密出发,与刘锦棠会师于托克逊城下,争取在10月底之前将其攻下。
白彦虎向南逃窜了,但他却让其他人逃往乌鲁木齐西北方向的玛纳斯。玛纳斯城池规模不大,但异常坚固,叛军在此经营良久,城内有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装备,实力不容小觑。清军要是拿不下玛纳斯,必然不敢南下。稳妥起见,刘锦棠觉得应该全军北上,以最快的速度攻克玛纳斯,然后再挥师南下,继续之前的作战计划,如果顺利的话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此时金顺却自告奋勇,他认为无需全军北上,自己完全能够率部收复玛纳斯。
金顺在部队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他曾跟随多隆阿攻打太平军,也在陕甘的回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不少人觉得应该由金顺担任前线总指挥。可左宗棠认为金顺虽然资历更老,但很多胜仗是跟随的别人,论个人指挥能力,金顺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刘锦棠。此刻金顺主动请战,出于人际关系和军队士气,刘锦堂答应了。
刘锦棠
玛纳斯的叛军首领是韩刑脓,在新疆作恶多端,他坚决要与清军死战到底。1976年9月6日,金顺率领八旗军抵达玛纳斯城下,开始对玛纳斯城墙进行排山倒海般的轰击,清军试图向城内突击,却遭到了叛军极为猛烈的反击。攻城清军伤亡惨重,久攻不下。刘锦堂能够在8天内接连攻克古牧地和乌鲁木齐。但是金顺却在玛纳斯城下开始损兵折将,束手无策。
左宗棠获悉金顺进展不利后,遂调刘锦棠部湘军6000人、董福祥部甘军数千人以及徐学功的汉人民团加上金顺的八旗兵总计2万余人,共同进攻玛纳斯,如此一来清军的攻城部队人数与守城叛军人数相当。玛纳斯久攻不下陷入持久战,让清军军饷告急。
此时,英国公使威妥玛借机向清政府施压。以李鸿章为首的多数官员主张见好就收,就连之前被左宗棠一手栽培起来的两江总督沈葆祯,也不支持左宗棠。慈禧也开始拿不定主意。左宗棠此时执意要继续收复南疆,还表示要向洋人继续借款。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俄国和土耳其为争夺高加索地区再次开战,这意味着土耳其无暇协助阿古柏。左宗棠觉得这是收复新疆的最佳时刻,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追加借款的请求最终获得朝廷批准,解了燃眉之急。
在玛纳斯围城近两个月后,金顺终于迎来了重大转折。叛军头目韩刑脓不小心被清军炮弹击中身亡。城里面的叛军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无意坚决抵抗,想要商议投降。金顺这段时间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今倒在玛纳斯城下的清军多达数千人,阵亡将领也有十几位,他不想轻易放过敌人。他给出的投降条件是:让叛军交出所有马匹和军械,捆绑各个首领,编写所有叛军名册,听候点名查验。叛军派人告知金顺,称愿意投降。金顺听闻颇感意外,面对如此苛刻的投降条件,和叛军出乎意料的投降意愿,金顺担心是假投降。
次日清晨,叛军出城后,想要袭击清军,打个措手不及。金顺早有防备,在清军猛烈的炮火和枪弹回击下,叛军全军覆灭。玛纳斯战斗从9月2日一直持续到11月6日,清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才攻克玛纳斯,光金顺所部的八旗兵就战死了1000余人,这场战役可谓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绞肉机”。随着清军收复玛纳斯,阿古柏在北疆最后一个据点就此被拔除,除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外,整个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都被清军收复,左宗棠的目标完成了一半。
不过他也清醒地意识到金顺不能再用了,并不是金顺此战能力不行,而是考虑到金顺的存在会让刘锦棠无法统一指挥前线。金顺耗时两个多月,损失数千人攻下重兵把守的玛纳斯,其实也没有很差,可这对左宗棠而言远远不够,他要的是速战速决,实话说这样的要求还是很苛刻的。
左宗棠
左宗棠上奏朝廷,请求调走伊犁将军荣全,让金顺接任伊犁将军,负责北疆的行政事务,将金顺手中的军队交予刘锦棠接管。荣全虽为名义上的伊犁将军,但其实相当于一个摆设,早就想回北京。金顺原本只是武将,如今突然成为封疆大吏,让他喜出望外。而刘锦棠终于能够集中所有指挥权,统一指挥全疆军队。左宗棠此招甚为高明,不但达成了自身目的,还让这三人都对他心存感激。
接下来,刘锦棠的部队开始要深入南下,阿古柏的势力大多都在南疆,刘锦棠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复南疆呢。我们下期见